第一百一十七章
穆遠洋看向趙青:“胡曉宇過來,難道是為你重審他那個外室被殺一案?”
趙青想了想,道:“胡曉宇的架子一向很大,這樣一個案件,如何能驚動了他的大駕,居然親自來拜訪我一個低級官吏……”
慧雅見這表兄弟倆都是一臉納悶,便道:“要不,先把午飯用罷再去?”
趙青卻道:“先上茶漱口吧!曉宇為人傲慢,怕不愿意等著。”
一時趙青與穆遠洋漱了口,一前一后出了內宅,直奔前面外書房而去。
趙青走得很急,疾步在前——他如今身上穿的是便服,得去外書房換上官袍。
穆遠洋搖著川扇走得很慢,一邊走還一邊賞玩著道路兩側的月季花,故意落在了后面。
趙青剛帶著丁小五出了儀門,便有衙役飛奔而來:“稟大人,戶部差役傳話,胡大人到前門大街了!”
趙青略一沉吟,還沒來及說話,又有衙役跑了進來:“稟大人,戶部的差官傳話,胡大人過昌和橋了!”
趙青知道胡曉宇這個做派,是要他帶人前去迎接,不禁一哂,集齊縣衙各級官吏,帶著他們到縣衙外面迎接戶部尚書胡曉宇。
片刻之后,便見一對對官吏軍士舉著執事旗牌,簇擁著一頂八抬八簇肩輿明轎逶迤而來,明轎沒有簾子,只見里面端坐著一位頭戴烏紗身穿猩紅蟒袍腰圍玉帶的高官,瞧著身材高大相貌威武,頗為顯赫威嚴,正是戶部尚書胡曉宇。
執事到了縣衙外面便一字擺開,喝著肅靜回避。
趙青忙帶著縣衙官吏上前,迎了胡曉宇這頂八抬八簇肩輿明轎入了縣衙。
把胡曉宇迎到外書房坐下之后,眾官吏又在外面行禮如儀,待趙青說了,這才齊齊散去。
丁小五沏了江南鳳團雀舌芽茶奉上,靜靜退了下去。
胡曉宇態度傲慢,抬著下巴端坐在高椅之上,默不作聲,等著趙青先向他屈服。
趙青雖然出身高貴,前途不可限量,可他畢竟貴為戶部尚書,乃朝廷重臣,所以胡曉宇打算先從氣勢上碾壓趙青。
誰知趙青年紀雖小,卻很能沉得住氣,胡曉宇不說話,他便也沉默著。
到了最后,還是胡曉宇先開的口。
他審視了趙青一番,覺得這個趙青雖然俊俏之極,卻分明還是少年的稚嫩模樣,心中更是輕視,淡淡道:“趙大人,聽說你要重審孟少祖因奸殺人一案?”
如果趙青膽敢承認,他下一句便是“前任早已審定的證據確鑿的案子,趙大人非要翻案,莫不是收了孟少祖那個鹽商父親的賄賂”,一頂收受賄賂的大帽子先扣上去!
趙青嘴角微挑冷冷一笑,正要答話,只見外面腳步聲響起,接著便是丁小五的聲音:“穆大人到!”
胡曉宇一愣,抬頭一看,只見頭戴玉冠身穿月白紗袍的穆遠洋踱了進來,手里還拿著一柄川扇搖啊搖。
穆遠洋笑吟吟道:“我們家阿青就是要重審孟少祖殺人一案,胡大人有何見教?”
胡曉宇原本滿是傲氣的臉上頓時堆出笑意,起身向穆遠洋深深一揖:“原來是穆大人!”
又躬身擺手:“穆大人請!”
他的嫡妻乃毛太師之妹,因此是貨真價實的毛黨。只是如今毛太師癱在床上不會說話,承平帝又病勢日重,穆遠洋已經開始奉詔代替承平帝上朝聽政……
他還真不敢明著得罪穆遠洋。
穆遠洋也不謙讓,搖著川扇搖搖擺擺走了過去,大喇喇在上座坐了下來,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只管看著胡曉宇,等著胡曉宇的下文。
胡曉宇心念急轉,只得硬著頭皮道:“趙大人,孟少祖殺人一案確實疑點重重。趙大人年輕明智,乃我大周朝廷的希望,你一定要不畏艱險,認真斷案,要讓整個案件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讓壞人得到懲罰,正義得到伸張!”
他說起套話來一套一套的,越說越溜,自己都差點相信了。
趙青面無表情:“……”
穆遠洋端起茶盞飲了一口,笑微微道:“胡大人,您確定不是反話?”
胡曉宇一臉誠懇義正辭:“穆大人,胡某身為朝廷命官,自然是希望真兇落網,百姓安危得到保證!”
胡曉宇這次過來,除了鼓勵他好好查案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把他妻子的堂弟元靖安插入開封縣衙。
因為承平帝御體欠安,今年四月的殿試由禮部尚書孔玉明主持,而元靖考了二甲二十四名,新由吏部下了公文,補了開封縣縣尉一職,不日將要上任。
而胡曉宇是特地過來拜托趙青照顧元靖的。
胡曉宇當下含笑道:“蒙陛下恩典,內子的堂弟元靖會試得中,吏部下了公文,補了開封縣縣尉一職。舍弟年幼,不諳世事,還需趙大人多加提攜!”
趙青早知元靖考中了進士,卻沒想到元靖居然敢到開封縣任縣尉,當下笑了笑,拱手而已,心里卻開始思索炮制元靖的法子。
穆遠洋見趙青神情,便笑嘻嘻道:“胡大人請放心,我表弟一定會好好照顧胡大人令內弟的!”他把重音放在了“照顧”這兩個字上。
胡曉宇呵呵笑了:“有勞趙大人了!”
臨離開,胡曉宇又鄭重拜托趙青:“趙大人,不知開封縣衙的東廳是否完備,需不需要修繕?”
縣尉的辦公場所正是東廳,他的妻子毛氏特地交代,要他過問一下東廳能否住人,讓他吩咐開封縣令修繕一番。只是如今穆遠洋在場,他自然不能這樣說了,只希望趙青聰明一些,能夠領會他的意圖。
趙青鳳眼幽深,表情平靜,聲音和緩:“元公子要住進東廳么?”他藏在官袍衣袖里的手攥得緊緊的。
胡曉宇笑了:“舍弟雖然在東京有幾處宅子,只是公務繁忙,還是住在縣衙東廳比較方便。”
趙青微微頷,沒說什么。
送走胡曉宇后,趙青叫了工房主事過來,叮囑道:“你帶幾個人,現在就開工,在內宅與東廳后堂之間砌上一道高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