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好了,現在問題來了,現在怎么辦呢?辦法一,趕鴨子上架,湊合著吧!現在戰局緊張,英國人哪有時間和經驗來改出合適的截擊機啊,而辦法二呢,自然是在改進中學習改進,繼續對飛機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造!當然,雖然這些深層次的改在也在進行中,但是和接下來即將爆發的戰斗估計是沒啥關系了。
在諾曼底機場的一間廠房中,艾倫和他的小組正在準備給dh11型輕型轟炸機進行一下深層次的改進,以便造出英國人第一款優秀的雙發截擊機。實際上dh9型單發飛機也可以通過加強火力改進成截擊機,但是受限制本身的機體硬件問題,截擊機最好還是雙發比較好,這個規律一直延續到2戰。(似乎2戰后更是這樣?比如說米格31和f14……。)
老實說,英國人這一次已經做的不錯了。艾倫的改進計劃基本上兼顧了目前的生產和作戰需要,如果要問繼續通過改進提高性能行不行?自然是可以的啊!別的不說,把機翼的兩臺320馬力的9缸風冷發動機換成功率更大的發動機不就成了?然后通過加強機翼結構,再拿起銼刀把機翼銼短一點。
前者是為了承載更大的發動機,而后者則是為了提速。至于說這樣做行不行?自然是可以的,歷史上當年fw190橫空出世的幾個月里,高速高翻滾的伯勞鳥把英國人的噴火5打的不要不要的,最關鍵的是速度差距太大了,結果英國人想了個辦法,就是把部分噴火5的機翼削掉一點,減少阻力提高速度。當然,這會導致水平機動性的下降,后世一些競賽飛機也有這樣改進成高速機的事例。
但是可惜的是,這些工作的工程量太大了,以至于在戰時都很難鋪開進行大規模的實施,別的不說,現在,英國人的400級別馬力發動機供應都不足,看重了dh11雙發輕型轟炸機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這款飛機對發動機的要求比較低,比較容易滿足。
而經過一番增重之后,雖然新的dh11截擊機飛起來非常的不靈活,但是至少還算讓飛行員比較熟悉,比如說飛機重心什么的基本上還是不變的,但是如果要改變結構,甚至在增重的情況下改變機翼的話,那么可就麻煩了,飛行員很難適應徹底大概的飛機。所以,在結構方面,英國人最多能坐的就是適當的再減少一些結構重量,從而來提高飛行性能。
如果你認為折騰到現在就算完了的話,那么只能說你太低估英國工程師的腦洞了,不得不說,做為這個年代技術最nb的工業國家,以及擁有最豐富實戰經驗的協約國空中力量的的英國也很會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比如說現在,英國人已經發現了,如果想要攻擊一架轟炸機的話,最好的位置不是從正面或者后面沖,也不是從上到下進行俯沖。而是攻擊對方轟炸機的腹部!
因為從腹部攻擊的話,轟炸機的自衛火力是最弱的,如果從上部攻擊,一架轟炸機的上部、機頭、后部機槍都可以射擊。但是如果攻擊腹部的話,理論上機頭和后部機槍也可以攻擊,但是俯角限制非常大。不要說現在一般轟炸機沒有腹部機槍了,就算到了2戰,b17之類的轟炸機有了腹部機槍,這里依然是最佳的攻擊點,實際上,b17機組成員中,腹部機槍手是陣亡率最高的......。而早在bf110當夜戰飛機的時候,在機身傷斜向上安裝的30mm機關炮就是準備攻擊機腹的!
而英國人也改出來兩種dh11截擊機,其中一種就是之前說的,被稱為dh11a型,而另外一種則是在座艙位置部署了3挺斜向上的13.2mm哈乞開斯機槍,而這款被稱為dh11b型的截擊機沒有對后射擊的能力,而正面火力也只有2挺13.2mm機槍和1挺7.7mm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