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按照魯普雷希特的意思,直接抓住位于巴庫的油田就可以了,其它地方,當地民族愿意獨立可以獨立,愿意接受德國的通知也可以并入,只要他們不影響石油開采和運輸,王儲并不想過多干涉當地的事物,然而,凡事都有例外!
巴伐利亞軍團打的太順利了,不但打出了通往巴庫油田的通道,占領了產油區,并且以摧古拉朽之勢輕松的掃平了整個外高加索地區!而當地的民眾似乎也比較認同德國人的通知,抵抗并不激烈,于是,前線總指揮官就下意識的擴大了控制區域。最終的結果就是巴伐利亞軍團很輕松的控制了整個外高加索地區,甚至有能力從北高加索地區展開行動!
說真,雖然北高加索地區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資源、比如說有色金屬、鎢、錳等。但是那里的民族宗教問題可以說相當的復雜,知道后世的車臣嗎?就是在北高加索地區,那里窮山惡水、民風剽悍,絕對不是一處適合統治的地方!
而現在的情況就是,魯普雷希特發現自己在外高加索地區的軍事行動范圍有些大,而當他準備收縮的時候,德國國內突然有了意見,包括德皇和議會派在內的各方大佬表示愿意在東線做出部分讓步,來換取巴伐利亞在外高加索地區獲得的領土!
于是這也成了普魯士給其它邦國分配了大量土地的原因之一,德皇和議會派也不傻,他們看出來現在的巴伐利亞在外高加索地區獲得的領土已經超過了巴伐利亞所能控制的區域,那么多余出來的地方怎么辦呢?自然是分給其他人了,斷沒有舍棄的道理啊!
然而在巴伐利亞控制了整個產油區,并且可以以外高加索其它地區來做為利益交換的籌碼的情況下,雙方這次也算可取所需。其它邦國得到了外高加索地區部分領土,而巴伐利亞則不用從東線那里分出太多的地方給其它邦國。
那么好了,現在利益劃分的硬茬來了!外高加索地區如何分配呢?
“我知道,在座的所有人都對高加索地區非常感興趣。這里本來是在計劃之外的,誰知道俄國人太不經打,我們一不小心就到了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而現在,這片地區也成為了帝國的囊中之物,作為巴伐利亞軍團的最高統帥,作為用手中的長劍為帝國謀取了這片地區的人,我首先提出自己的意見,希望可以供大家參考一下。”魯普雷希特讓人換了一張高加索地區的地圖說道。
“高加索地區可以分成北高加索和南高加索(外高加索)。中間分界線就是高加索山脈,總面積一共40萬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巴伐利亞軍團控制著20萬平方公里,巴庫油田和前往黑海地區的通道已經完全處于我軍的控制下,而另外一支部隊已經在北高加索地區登陸。來年開春后,我們可以輕易的獲取另外的地方。也就是說,目前這里已經不存在軍事上的障礙了。”
“而做為這一行動的主導者,巴伐利亞王國要控制區域一半的經濟利益這個不過分吧?”魯普雷希特說出了自己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