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的意見是這樣的,在雙方主力艦隊交手的時候,除了留下必要的偵查和炮矯飛機之外,剩余的所有戰斗機應該為我們的航空母艦搭載的攻擊機提供掩護,我們的航空母艦從發出攻擊命令到飛機全部起飛編隊大概需要40分鐘的時間,在這個時間里,我們的戰斗機應該提前起飛,并且主動突擊對方的防空體系,為后續起飛的轟炸機殺開一條血路,再不濟也要消耗對方的燃油和炮彈。”
“我預計的航空母艦攻擊距離在50千米左右,也就是說,以雙方戰列艦相距20千米進行炮戰來計算的話,航空母艦的位置應該在大艦隊戰列線后方30千米處!考慮到重載情況下的飛機飛行速度,我們的攻擊機群從完成編組到抵達目標上空大概需要40分鐘的時間。”貝蒂繼續說道。
“也就是說,從發布攻擊命令到我們的飛機真正展開轟炸,我們需要80到90分鐘的時間?”托馬斯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
“是這樣的,在航空母艦上起飛飛機并不像在陸地上那么簡單,為了保證安全,我們都是在甲板上才掛載彈藥和裝填油料的,同時飛機起飛之前還要暖機。這都需要時間。”貝蒂解釋道。
實際上,如果有人開上帝視角的話,就可以輕易的發現德國公海艦隊此時正在波羅的海訓練的航空母艦和英國航母之間的不同,相對于德國人專門建造的航母以及優良的船體和設計,英國人的設計和想法無疑要稚嫩的多,除了暴怒號使用的是高速大型船體之外,其它的幾乎都是用民船和輕巡洋艦這些底子并不算好的家伙改的。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飛行甲板長度太短,機庫更是小的可憐。作業空間過小自然導致效率的下降,英國航母大部分的飛機一般都在機庫中存放,在進攻之前才從機庫中輸送到上面,然后是補充燃油、彈藥以及進行暖機。英國人不是沒有嘗試過在機庫中暖機,只不過因為采用了全封閉式機庫,導致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以及無法有效的排出廢氣而作罷。于是,種種限制之下,英國人雖然想到了使用航母,但是整個效率非常低。
“90分鐘時間可能發生的事情會非常多。”杰里科說道。“如果運氣好,德國人在大艦隊絕對火力的壓制下會選擇撤退,而如果運氣不好,我們的快速艦隊可能已經被再次重創。”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杜鵑t1型魚雷機的發動機功率并不高,如果我們能把勝利v12型發動機裝在魚雷機上的話,那么我面對飛機速度肯定會提高不少,您是知道的,杜鵑t1型魚雷機在載彈的情況下最大飛行速度不超過每小時90千米。”貝蒂無可奈何的說道。
“這個真是一個麻煩事啊。”杰里科苦笑道,英國人有好的航空發動機嗎?自然是有的,羅羅的鷹式發動機最高功率已經達到了425馬力上下,而勝利v12型發動機更是有接近500馬力的型號,而這些裝備了優秀發動機的單發飛機同樣也有不少,比如說現在正在戰場上橫行的dh9a型飛機就是現在所有單發飛機中的翹楚。但是可惜的是,海軍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