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貴國政府真的愿意用德屬太平洋上的島嶼換取日本的大力支持嗎?”丘吉爾看著眼前的法國代表杜松說道。
“是這樣的,如果戰爭可以很快就可以結束的話,那么我們確實沒有必要拉攏日本,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如果戰爭長時間持續下去的話,那么對法蘭西的影響就太大了,如果戰爭持續2年以上的話,那么勝利和失敗對于法蘭西來說并沒有什么區別。戰爭是為了獲益,而不是為了和敵人一起去死。”杜松說道。
“消耗戰是我們占優勢,我們可以集中整個世界的物資、兵員來對抗德國人。如果戰爭能持續一年以上的話,那么最終的勝利者一定是我們。相信我,皇家海軍的封鎖能力足夠讓德國人死于饑餓。”丘吉爾說道。
“物資和工業都不是問題。但是人口呢?法蘭西共和國只有4000萬人口,我們總不能用共和國的明天換取今天的勝利吧?霞飛將軍認為,未來的戰爭絕對不是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可以解決的,雙方都有健全的動員體系,如果前期不能快速干掉對手的話,那么戰爭終將演變成總體戰。”
“好吧,我說的更清楚一些,我們需要大量的訓練有素的廉價的炮灰。法蘭西無法提供,英國也無法提供。殖民地或許可以提供一些人,但是數量也不會多。而從目前來看,唯一能大量出口炮灰的就只有日本!只要我們許諾給他們一些荒島,一些英鎊和法郎,他們就可以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人員。總統先生和內閣都認為這是非常不錯的一個主義,您認為呢?”杜松說道。
“那會讓日本人做的太大,并不符合大英帝國的全球利益,日本人和美國人是死敵,如果我們公開支持日本,并且建立緊密的軍事聯系的話,那么就等于和美國人徹底決裂。美國一個大國。”丘吉爾說道。
“美國在短時內不會參加戰爭,看看美國人可憐的陸軍數量吧。他們原來世界的中心,在一角安靜的過著他們的生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不會和美國人發生戰爭,而且當4個國家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的話,美國人也會害怕。而且我必須說明的一點是,除了陸軍之外,日本海軍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用德國人在太平洋的島嶼換取地中海的絕對優勢。而且閣下需要注意的是,不管英國是否愿意,日本人都會對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動手,您總不會命令海軍去和日本人搶奪這些殖民地吧?結果就是這樣,我們不過是順水推舟。”杜松說道。
“意大利呢?如果意大利能站在我們這一邊的話,地中海的海上優勢就可以解決了。我們就不用日本人了。”丘吉爾想了想說道。作為一個大英帝國利益至上者,丘吉爾很難容忍世界上某個重要海區徹底落到某個地區國家手中。
“意大利人太弱小了,而且要價太高!我們和他們接觸過,而對方居然提出了用法蘭西的領土來換取結盟!開什么玩笑?一個連土耳其孤懸海外的殖民地都無法解決的國家居然還想從法蘭西獲得領土?他們算什么東西?”杜松嗤笑道。
歷史上法國人確實用邊境上的領土換取了意大利的參戰,但是這個位面?目睹了意大利拙劣的表現之后,法國人也表示興趣缺缺,在法國人看來,一旦開戰,為意大利提供的物資還真不如用在“購買”日本人力上!要知道,意大利可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如果要是持久戰的話,那需要英法大量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