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兩天后,王子確實看到了土耳其人的“誠意”。而在告知了土耳其人之后,王子果斷從中劃出了總計15萬英鎊的資金,用作初期的“啟動資金”包括但是不僅僅限于賣給土耳其人的軍火、外派人員費用、各種補給品等等。
結合非洲的形勢,以及意大利軍隊的素質和裝備水平,王子認為自己的機槍馬車和迫擊炮馬車有很大的施展空間,利比亞很大,175萬平方公里土地,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要是靠步兵行動的話,那確實十分的坑爹......。即使單純海岸線邊的一溜,面積也不小。
而且開始的時候意大利一定不會派多少地面部隊,雖然意大利很弱小,但是他們經常輕視敵人......。想要構筑完整的戰線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大家都是機動作戰。而這個時候有機動性的一方將占據優勢,對于一個同樣崇尚騎兵的國家來說,它其它的東西可能都缺,但是馬匹是不會缺的。歷史上意土戰爭中,土耳其部隊和部落部隊大部分都是騎兵......。
至于意大利軍隊的戰斗力嗎?王子依稀記著在意大利參戰之前,奧匈的軍隊戰斗力是墊底的,但是在意大利參戰之后,情況就變了......。
在1905年7月18日的第二次伊宗佐河戰役中。意大利軍隊集中了25萬軍隊,攻擊對面的7.8萬奧匈軍隊。然而打到了8月3日,整整打了半個月,也沒能突破對方的陣地......。戰后俄國人對意大利的評價就是弱小的炮兵無法打破鐵絲網、塹壕和碉堡組成的防御系統,無法為進攻部隊提供掩護,攻擊力分散,而且步炮協同非常差勁......。基本上沒啥優點!
奧匈開始的時候炮兵就夠悲催了,說實話連俄國人都不如,但是誰能想到意大利更悲催!三倍兵力情況下,意大利人居然都攻不破奧匈的防線,而且根據歷史上記載,光在這個地區,雙方反復拉鋸了至少8次以上!
這么說吧,德國一只手把俄國摁遞上了,俄國一只手把奧匈打了半殘,而半殘奧匈一只手把意大利擋住了......。所以說,和面對英國人的布爾軍團不同,土耳其人不用什么重武器就可以獲得和意大利水平相當的陸軍火力。大量的機槍和迫擊炮足矣。而且迫擊炮炮彈制作簡單,炮彈殼用鑄鐵都可以,一點也不影響殺傷力啊。
第三天,小毛奇就帶著德皇的手諭再一次來到了巴伐利亞王宮,手諭的內容很簡單。所有針對意大利的行動由王子全權負責,除了可以調動巴伐利亞軍隊之外,帝國海軍再必要的時候也是可以調動的,不過在調動之前,需要告知德皇,而如果是輔助戰艦的話,可以通知提爾皮茨,然后直接行動。
而在外交方面,德皇原則上支持奧匈帝國參加到這次對意大利的懲戒行動上來,王子可以代表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商討相關事宜。看到這一點的王子不由的暗罵威廉二世你真是狡猾狡猾的啊!
德國不便于直接出手,所以就讓奧匈出手,反正意大利和奧匈是多年的仇敵了。即使是盟國,雙方暗地里作出一些動作也是很正常的。而德國再居中平衡。嗯,很好的選擇,而且這次是讓王子代表德國和奧匈談,這讓王子兩邊都很難辦。傾向德國,自己的外公和老婆不高興,傾向于奧匈,會被國內罵的.....。
第二更奉上~~~!求訂閱求支持~~~!(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