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國內戰爭時期,這哥們發明了一種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戰斗力超強的武器——機槍馬車!將機槍、機槍組人員、彈藥放置在特制的四輪馬車上,然后由兩匹馬拖曳作戰。這東西是不是看的有點眼熟?有點像甲午時期北洋的馬拉坦克吧?你還別說,理論上還真是,而且是簡化版。
但是,馬赫諾偉大之處就在于他一口氣暴了300輛機槍馬車!大量機槍馬車風馳電掣,運動神速,活力兇悍,你就把它當成一堆可以隨時展開射擊的移動機槍陣地就行了。紅軍打了幾次之后感覺這貨不錯啊,然后自己也開始學習,其中有一個人堪稱其中的佼佼者,這哥們的名字叫布瓊尼......。
而后來紅軍也確實把這個戰術發揚光大了,紅軍騎兵的其它裝備可能不多,但是機槍的數量絕對不少!比如說騎兵第一集團軍,擁有兵力為1.8萬人,有飛機24架,火炮48門,而機槍的數量高達362挺!這意味著什么?連后勤人員都算上的情況下,平均50個人就有一挺機槍!
而按照紅軍騎兵后期的編制,一個騎兵師由3500到4000名騎兵(注意,這只是騎兵數量,沒計算輔助人員),擁有3000到6000匹馬。擁有火炮12門,機槍200挺!一個師有200挺機槍!這些自動武器的大規模使用讓騎兵火力大增,這也是為何紅軍騎兵在基本功不怎么扎實的情況下能把白軍擊敗的原因,大量的機槍和機槍馬車的使用根本不給對手近戰的機會啊!
也許有人說了,既然騎兵在東線這么好用,為何沙皇俄國不使用呢?原因很簡單,這種戰術只能對付缺乏重武器的俄國內戰各方,對于一個師擁有幾十門火炮和大量機槍的德軍來說根本不起作用,尤其是在有塹壕幫助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甚至于不要說對付德軍了,面對初出茅廬,由法國人訓練的波蘭軍團的時候,騎兵的作用都非常有限。
開始的時候面對波蘭軍隊的時候騎兵也發揮過高速突襲的作用,但是很快當波蘭人適應了俄國騎兵的攻擊之后,俄國騎兵的好日子到頭了。在1920年7月23日到8月15日的華沙戰役中,蘇聯騎兵第三軍被重創,余部被迫撤往東普魯士,隨后被解除武裝,而在1920年8月31日爆發的卡莫羅戰役中,騎兵第一集團軍被波蘭第一騎兵師攔截,雙方大戰一場后,蘇軍損失4000人,而波軍據說損失只有500人!
所以說騎兵這東西啊,在1戰還有用,想要當主力挑大梁面對俄軍工事是不行的,但是作為一支機動力量,用來配合步兵集團和快速軍團還是可以的。畢竟騎兵的移動速度還是諸兵種之最。只要不是攻堅的話,問題不大。
第三更奉上~~~!求訂閱求打賞~~~!(未完待續。)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