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會參加到土耳其的政變之中,所有的人在結束后都會回國,但是他們的裝備將留下,其中約3成的裝備將交給土耳其蘇丹作為見面禮,而另外的7成將交給我們的合作伙伴!”王子說道。
“您太著急了吧?”馬肯森有些吃驚的說道。
“我們等不起。要越快越好!”王子很少做虧本的買賣,而這一批軍火扔出去之后,想讓謝夫凱特將軍付錢那是不太可能的。就算事成之后,想要追討欠款恐怕也是困難重重,至于讓普魯士報銷?人家都把整個土耳其的生意都交給你了,你好意思要嗎?
所以,如果想盡快彌補自己的損失的話,那就必須讓土耳其盡快翻天!盡快富裕起來,只有有了錢,土耳其才可能向巴伐利亞訂購軍火,歷史上土耳其人少的可憐的火炮和機槍加一起才幾個錢?市場潛力巨大啊!
經過三天的航行之后,龐大的德國船隊終于來到了達達尼爾海峽,自從克里米亞戰爭之后,達達尼爾海峽之外,從來沒有這支艦隊前來拜訪土耳其——這個被稱為歐洲病榻上的茍延殘喘的病人,而對于這支艦隊的到來,土耳其人還是抱著十足的警惕的。
“開始吧,發信號。”伴隨著波爾將軍的命令,巡洋艦漢堡號離開了隊列,然后發出信號要求對方派引導船只。半個小時之后,一艘土耳其魚雷艇從達達尼爾海峽中駛出,并且明確的發出了回應“跟我來”。
不過讓土耳其沒想到的是,首先進入達達尼爾海峽的不是德國艦隊,而是一艘懸掛著德國國旗的運輸船。當土耳其人詢問艦隊為何不跟進的時候,德國人是這樣回答的:“這是德意志帝國給土耳其蘇丹的見面禮。”
土耳其人知道這次德國人的陣容強大,有些超出了外交交流的范疇,尤其是在看到這支由巴伐利亞王長孫帶領的艦隊居然還包括一個齊裝滿員的近衛團之后,更是驚駭。不過驚訝的成分居多,害怕的少一些,畢竟才一個團,土耳其再慫,也不會被一個團嚇著。
不過這一次,土耳其還是真有些懵了,這年代德國做了什么事情大家都知道,屬于那種談判的時候都在手頭放一把槍的主,尤其是眼前這位帶隊的主,日本、俄國、葡萄牙、法國誰沒收拾過?這次他親自帶隊過來,艦隊還未進港,首先就開始安排送禮......。
這是多么大的面子?先不說送多送少,至少這個態度就很好啊!這讓土耳其感到倍有面子,如果非要拿這件事情類比一下的話,那么和歷史上德國在1戰爆發后同意將戈本號“出售”給土耳其并且愿意給土耳其提供貸款時的感覺差不多吧?不對,比那時候還好,如果說1戰時是德國受形勢所迫的話,那么這一次,德國人做的可是很真摯的!
大國對小國客氣,那是要小國表態的!你選擇合作,那時大家皆大歡喜,你好我也好,而如果你選擇拒絕的話,那就是給臉不要臉!后果會很嚴重的!在經過短暫的猶豫后,土耳其君臣決定擺出更高的規格,土耳其蘇丹哈米德二世將親自前往港口駐泊地迎接德國代表團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