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我認為奧地利可能會比普魯士更早更深刻的了解巴伐利亞的軍事改革吧。”半響之后,德皇說道。
“巴伐利亞的軍事顧問團已經到了奧地利。相比奧地利人已經對貴國的軍事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
“你有完沒完!有完沒完!”王子殿下都要為德皇的小心眼和固執抓狂了,都說了不會威脅德意志的,自己沒這個想法也沒這個理由,你怎么沒完沒了了?不過抓狂歸抓狂,這些話王子還是不方便說的。
“不一樣的,國情不一樣,軍隊不一樣,奧地利太弱了,德意志人太少了,他們的工業和軍事架構根本不適合組建一支德式軍團。我們只是根據奧地利的國情和特點,幫助他們有限度的提升軍事力量。”
“呵呵,看來你對奧匈軍隊還是做過一些研究的啊,你剛才說,巴伐利亞王室和奧地利王室聯姻是為了德國,那么你說說,這個聯姻能帶來什么?具體一些,如果我滿意的話,這一年給巴伐利亞的農業補貼可以提高3成!”皇帝果然抓住了王子殿下的軟肋!一頓嘴炮換幾百萬馬克啊!這可要好好想想怎么說了!
“首先,在說我的計劃之前,我們需要對奧匈這個國家的戰斗力進行一下分析,看看這個歐洲面積第二大國,到底是什么水平。因為這是一切計劃的前提!”說完后,王子停頓了一下,在德皇示意可以繼續之后,王子繼續說道。
“從人口上來看,擁有接近5000萬人口的奧匈帝國應該擁有充足較為充足的兵力,但是實際上,奧匈帝國中接受過軍事訓練的人員數量卻是偏少的。在德、俄、法、奧四個歐洲陸軍強國中人數是最少的,只有250萬左右,而俄國人有500萬以上。德國有400萬以上。所以,一旦開戰,奧匈帝國的兵力應該是四個大國中最少的。”
“其次,奧匈帝國內部的民族十分復雜,而軍隊又多以民族編制,這讓某些軍隊的戰斗力和執行性大打折扣。軍隊分成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大體系,但是可惜的是無論是德意志人還是匈牙利人在各自軍隊體系中依然無法居于主導地位。再加上紛雜錯亂的民族形勢和獨立思潮的影響,在艱苦的戰斗中,奧地利軍隊的整體作戰意志很難保證。”
“說句不好聽的話,我認為,在防御的時候,奧匈帝國軍隊尚可一戰。但是如果主動進攻,并且面對較強的敵人時,也就只有德意志人的部隊和部分匈牙利部隊可堪一用。說白了就是奧匈帝國空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卻沒有多少真正可用的部隊!”
“兵力上奧匈帝國本身就非常有限。而在裝備和素質方面,奧匈帝國同樣存在很多的問題,因為奧地利和匈牙利的二元體制,讓奧匈帝國在擴軍議題上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再加上奧匈的經濟和工業本身就比較落后,所以他們的軍隊裝備水平不會很好,他們軍隊中至今還大量裝備當年普奧戰爭時期的武器。重炮和機槍這些新式武器極度缺乏。”
“總體來說,我認為,奧匈帝國的戰斗力連俄國的一半都沒于。這樣弱小的隊友對于我們來說可不是好消息,總之,我認為,加強奧匈的軍隊力量,尤其是德意志人軍隊中的力量是十分必要的!”王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