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普雷希特決定再拖俄國人一個月是絕對有原因!現在已經是1895年3月了!日本軍隊也已經準備好了,因為海軍被重創,日本人陸軍的攻勢也受到了影響,歷史上1894年就打穿鴨綠江防線的日本人這個位面只能再朝鮮過冬了,而隨著天氣轉暖,日本人終于要想鴨綠江防線發動進攻了!而由俄國和巴伐利亞軍隊組成的雇傭軍也該登場了!
而此刻,藍色軍團的前線指揮官施密特男爵(馮.卡里普特坐鎮后方。)正在一條名為鴨綠江的界河北岸啃著饅頭吃著類似后世東北亂燉的東西,......。沒辦法,為了保證部隊彈藥和馬匹的精飼料供應,藍色軍團也只能委屈官兵的肚子了,彈藥是絕對不能少的,馬匹的胃比人都嬌貴,別看來遠東還幾個月了,無論是德國人自己帶的少量馬匹還是俄國人提供的部分馬匹,對清國本土的飼料都不怎么感冒......。摻著吃還可以,要是純用當地飼料的話,立馬有部分馬匹表示不干了!
“我們最大的敵人是這里的陌生環境,也不是日本人,在這場戰斗中因為水土不服而造成的減員,比日本人的槍炮造成的艦員都多!唯一能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里的飲食還是不錯的,清國人提供了充足的肉食,甚至其中一些我們都叫不出名字,是這里獨有的動物。比如說東北虎。”戰后,施密特子爵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這幾個月男爵先生過的那叫一個苦啊,不過他還是感謝上面讓他們提前來到清國的東北,至少在這里他們熟悉了戰場。雖然幾個月的時間里有上百人因為凍傷或者其它原因而被迫退出戰斗,不過隨后從國內補充的兵力不但彌補了減員,還讓部隊人數上升到了2500人!而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鴨綠江南岸的日本人終于蠢蠢欲動了!
“所有的清軍都不可靠,甚至連俄國人也不那么可靠,清軍只適合在后面運輸物資,而俄國人的最多可以作為輔助力量。”施密特子爵對旁邊的普魯士支隊代表馬肯森少校說道。清軍自不必說,北洋的精銳大部分都折在了朝鮮,而剩下來的士氣也十分低落。至于指揮官的素質嗎?施密特子爵不否認其中某些人有些天賦,比如說現在正在給自己的部隊負責后勤的聶士成。但是他們缺乏對現在戰爭的理解,從指揮到作戰處處都是問題。
“難道俄國人都不行嗎?他們的士兵是最好的士兵,堅韌、頑強。還有哥薩克騎兵,他們小規模戰斗能力很強的。”馬肯森來的比較晚,對俄軍的認識更多的還是停留在對克里米亞戰爭中的水平。
“但是他們的士兵缺乏一種靈活性,沒有指揮官的命令,他們什么都不能干!他們猶如機械一般,與其說是堅韌、頑強,倒不如說是麻木!哥薩克騎兵更接近土匪,打順風仗可以,一但遇上挫折,很容易出事!更何況,我們之間沒有最基本的信任。”施密特子爵有些擔憂的說道。
經過幾個月的交往,施密特算是對俄軍的情況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俄國軍官素質較差,而且行動偏向保守。而士兵雖然聽話,但是僅僅也是聽話而已,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士兵能在混亂的戰斗中發揮多少戰斗力可真的難說。
至于哥薩克騎兵,這東西給施密特的感覺就是搶劫搜刮侵略如火,碰上強敵轉進如風!哥薩克騎兵看歷史也不是剛正面的主啊!而且現在時代變了,在各種步槍和火炮的打擊下,騎兵能有多少作用真難說,在施密特看了,未來騎兵的最終結果就是變成騎馬步兵......。
“所以你決絕了讓藍色軍團防御鴨綠江的建議,而是部署在后面,就是為了防止己方被包圍?”馬肯森若有所思的說道。當初清國指揮官之一宋慶想讓施密特子爵守衛鴨綠江,而這個建議被后者斷然拒絕。而現在,馬肯森算是明白了深層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