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大院
屯長男人
紅磚、紅瓦的五間大瓦房,前前后后二畝多地的院子都用一米二高的紅磚墻圍著。
院門是鐵欄大門,有巴掌大的鎖頭鎖著。
進院腳下是一條紅磚鋪的甬路,紅磚立著鋪而不是平著鋪。這樣多用了一千多塊塊磚,但滲水性極好。
門兩側各有一排紅磚砌的倉房,倉房南墻便是院墻,倉房頂是頂是石棉瓦的,而且斜著傾向院外。這樣等到了下雨天,水就會順著瓦的傾斜流出院外。
沿著甬路往里走,兩邊各是一兩個菜園。菜園四周用一米高的小磚墻圈著,夏天擺一溜花盆,那得老好看了。
這個高度,等夏天的時候在外面做飯,菜板直接就放在小磚墻上切菜了。或者放個盆子洗臉、擦身,都是方便的。
左邊的菜園,靠房這邊的角上是壓水井。這水井一直沒用,上面的零件都被拆下去了。
而右邊菜園遠離房前那個角,是一間茅房。茅房也是紅磚砌的,頂同樣是石棉瓦的。
別人來了,只覺得這院子好。而作為主人,趙軍、王美蘭、趙有財一進這院子,心情就無比的舒暢。
“嘚噠、嘚噠……”小毛驢搗騰著蹄子走在紅磚甬路上,一雙驢眼打量著周圍環境。
忽然,驢背上挨了一巴掌。從方位、力度上判斷,出手不是王美蘭,小毛驢驢眼一橫,就有尥蹶子的趨勢。
而就在這時,趙有財又拍了小毛驢一巴掌,道:“你別拉我們道兒上。”
趙有財此話一出,走在驢頭前牽繩的王美蘭回頭,一雙大眼睛和驢眼對上的一瞬間,小毛驢立馬變乖,低頭、低晃著尾巴,亦步亦趨地跟著王美蘭。
前院靠東墻,是一排八間連著的狗窩。后院靠東墻也有四間狗窩,然后還有一個驢棚。
在王美蘭的帶領下,小毛驢直接拉著車去了后院。到后院,趙有財、李大勇把驢套解了,小毛驢一點都不給主人添麻煩,自己就進了驢棚。
這時候,前院傳來了張援民的聲音:“老嬸兒啊!老叔!”
“哎!”王美蘭應了一聲,但她嗓門不高。怕張援民聽不著,王美蘭就對趙有財說:“他爸呀,你上前院看看去,看援民喊你干啥?”
“媽的!”趙有財小聲吐口芬芳,但他可不是罵王美蘭,而是在罵張援民。
哪有進院先喊老嬸兒,再喊老叔的?這家誰當家呀?分不清大小王啊?
趙有財到前院,就見張援民領著一幫人到了房前。趙有財眉頭一皺,心想不對呀,不說就雇了四十人嘛,這咋瞅著得有一百多號人呢?
趙家院是夠大的,甬路也夠寬綽,都能走毛驢車了。可這些人往院里一進,人流從房前一直到院門口,眼瞅甬道都站不下了,。
張援民看到趙有財從后院過來,當即抬手為身后人群介紹說:“這我老叔!”
來的都是西山屯的,有不少到趙家賣皮張的時候都見過趙有財。
張興隆挺大歲數了,就集體趙家大院
屯長男人
可等他反應過來,兩口子就已經到了前院。
“哎呀媽呀。”看到滿院子人,王美蘭不禁一怔,道:“你們咋都來了呢?”
“屯長!”武大林用盡力氣,擠到最前頭,沖王美蘭哈腰、點頭,笑道:“我們都來給你干活來啦!”
武大林話音剛落,便被張興隆、佟友豐聯手推到一旁。
“屯長!”一把年紀的張興隆,窮困潦倒大半輩子,可仍然有一顆想進步的心。
此時,張興隆一臉陪笑地對王美蘭說:“咱屯子人聽說你家今天起棚子,都非得要過來幫你忙活呀。完了我跟友豐說,今天先別上鄉里啦……”
聽張興隆這話,佟友豐臉色一變,他上前就要說話,卻被張興隆攔下。
“哪天再去還不行呢?”張興隆繼續說道:“還非得趕屯長家干活前兒去嗎?完了我倆今天就沒去。”
“啊,呵呵……”王美蘭能說啥,只能呵呵一笑,道:“我們家就這點活兒,沒事的,你們該忙就忙你們的。”
“哎呦,那可不行啊!”張興隆臉色一板,滿臉嚴肅地道:“屯長家的事兒,再小……它也是大事兒!”
佟友豐:“……”
張興隆兒子張國明:“……”
西山屯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