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幾年前他都開始擺脫母后,另外培養自己人手,他母后又不是昏聵無能。
宋仁宗十三歲即位,太后劉娥垂簾聽政,多少大臣竊弄權柄、包藏禍心,危害社稷,是太后力挽狂瀾,使宋朝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和繁榮的時期。
可是皇上哪?先是培養自己的親信,選了投靠他的沈家之女當皇后,又廢了他母后最信任的梁太監雙腿。
這不是昏庸是什么?
多少有心思的人會利用他好男色做文章,更多的是認為他有了昏庸的苗頭。
如此以來,朝中混亂也開始。
王景燁對堂妹這幾年退居后宮有些明白,堂妹是深藏若虛,沒必要和親兒子發生沖突,到時候她什么權力都沒有。
難怪堂妹催著皇上大婚,是想著兒子不行那就培養孫子。堂妹絕不會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態發展。
王景燁交代姬立夫不要給他父親說,怕性格耿直的小舅子做出什么事。
又囑咐姬立夫小心行事,盡量護著何汕昆。
王景燁不會傻了吧唧進宮問堂妹,他一個人坐在書房前思后想,先皇如果也是如此,為何外面人不知?而皇上才有苗頭就傳出來了?
如果堂妹有意為之,她想如何?
她想等有了太子之后讓皇上和先皇一樣?
王景燁打個寒戰,不敢往下想,那可是堂妹親兒子。
可是堂妹說過一句話:我先是大燕國太后,后是皇上母后。
如果他猜得不錯,接下來該知道的人家都會知道。
果真如此,大多數伴讀的人家都知道了,甚至高層有些人家也知道,不過是何汕昆,很多人家鄙視,因為何家最沒背景,就像駙馬周家,幾代和皇家聯姻,也沒入了那些權貴人家和官宦人家的眼。
何家出了個孝節夫人,那也是太后封的,有人恍然大悟,難道太后是為了皇上以后的方便?不然怎么會讓低級的何家子當伴讀?從哪看他都沒資格。
對于那些人家來說,何家何汕昆就是個玩意,看笑話的巨多,和何家聯姻的邱家也知道了,邱三爺的姐夫是魏興郡王,自有消息來源。
邱三太太有點后悔和何家聯姻,但她不是過河拆橋之人,交代邱三爺千萬別說出去,也別因此為難何家。
邱三爺說道:“我是那樣的人嘛?何家兒子倒霉蛋,何其無辜?咱家已經和何家是親家,這會落井下石還是休妻,只會讓人瞧不起。就裝不知道,該咋來往咋來往,你也千萬在兒媳面前別露出,莫夫人不是一般人,別得罪。”
他始終記得莫夫人被常家太太附體之事,笑話誰,也別笑話莫夫人。
莫晨曦什么都不知道,只是覺得給她下帖子的人家少了,反正她也不在乎那些。
她覺得兒子當了御前侍衛,她更應該低調。
只是莫家的酒樓生意格外的好,她終于過上了躺著數錢的日子。
每年有王景燁做酒的分紅,有莫家生意的分紅,點心鋪子擴張了幾家,她又沒啥開銷,錢存一大半,一小半分給四個兒女。
她只有在進宮這件事上一反常態,時不時進宮。她也知道兒子在那些御前侍衛里家境最平凡,那她就給兒子添助力,免得讓人小瞧兒子。
再一個,皇上親口說了讓她常進宮陪太后說話,她不能當皇上是放屁。
偶然會遇見來給太后請安的皇上,莫晨曦覺得皇上明朗,談笑風生,沒有想象中的威嚴,自己也不再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