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人的回信內容并不多,也就一頁信紙。
劉寶根打開就開始認真閱讀。
看到妹妹在信上寫著,童養媳紅豆,本來戶籍上的名字是劉玲瓏,但在遷走戶口時,改了姓氏,更名為鐘玲瓏了。
看到鐘玲瓏這三個字,劉寶根瞳孔猛地一縮。
怎么會是鐘玲瓏。
不僅和玲瓏姑娘同名,還是同姓!
怎么會有這么巧的事。
他回想一下,確實,玲瓏姑娘也是那個時間段出現的。
同名同姓,還是同時出現,這也太。
可玲瓏姑娘的模樣和性格,又怎會是他那不堪的童養媳。
是李代桃僵了?還是連姓氏也撞了?
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愿相信這兩個人是同一個人的。
他只恨不得立馬沖出去找到玲瓏,當面質問她怎么回事。
可夜色已深,他這個時候出去,只會被巡邏的士兵抓到。
就算他從營區出去了,也不能順利見到玲瓏。
這個時間點,她肯定也在童家睡著。
哪怕再不愿相信,這一晚,他也被信里的內容驚到失眠。
劉家村,劉母的心里也不平靜。
那丫頭忽然轉了性子,鬧得寶根受了處分不說,竟還在寶根不知情的時候自己遷走了戶口。
這也就罷了,她怎么會把姓氏改了回去?
她是不是這次生病,想起了什么?
要不然,怎么會做出那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
一想到玲瓏可能恢復了童年高燒時丟失的記憶,她就有些坐立不安。
只是這些事,她不能和丈夫商量,女兒也指望不上,最看重的兒子人又在遠處,他也不好在信里說這種事,只能憋在心里獨自承受。
她哪里能想到,玲瓏并不是想起了什么,她只是重活一世!
又到玲瓏的休息日,她難得多睡了一會,也享受了一下被子的溫暖。
看她慵懶的樣子,童大娘就慈愛地笑了。
“早該這樣松快松快了,你每天不是上班就是看書,總是忙忙碌碌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后頭有人揮鞭子趕你呢。”
玲瓏只把腦袋露在外頭,嘿嘿嘿傻笑。
“再睡會吧,家里又沒外人,大柱也去上班了,想吃啥,大娘給你做。”
“大娘,我想吃烤紅薯了。”
“這個簡單,我現在就給你往爐子里塞兩個。”
這年頭,大家缺白面細糧,紅薯土豆這樣頂餓的粗糧卻寬裕一些。
大冬天的,普遍都喜歡往爐子里塞幾個紅薯土豆地,烤熟扒了皮香噴噴地啃。
這也就是玲瓏他們住在部隊的家屬區,部隊自己蓋的房子里沒有泥壘的土灶,要不然燒火的時候往柴下頭的灰里埋點土豆紅薯地,那樣烤出來的才叫一個香呢。
村里的土灶,作用多多,很多還連著家里的土炕,夏日就不說了,冬日里既能做飯,燒火的熱度還能把炕給烤熱了,不管是炕上,還是屋里,都說不出的暖和,簡直是兩全其美。
玲瓏他們如今只能燒爐子取暖,比起土灶取暖差了很多,她都懷念起村里的熱炕頭了。
又過了大半個小時,玲瓏才從被窩里鉆出來穿上了外衣。
屋里溫度不高,即使睡覺,也是穿著秋衣秋褲睡得。
看玲瓏在家又穿上了她的舊棉衣,童大娘又忍不住嘮叨起來。
“玲瓏,要不還是做身新衣服吧,那個茶話會來不及,但過年可以穿呀。”茶話會明兒就要舉行了,除非立馬進城買做好的成衣,不然現做還真來不及。
他們家可沒縫紉機這樣方便的工具,做衣服也只能手工做。
玲瓏想著自己的工資還有一些,再加上司務長給了她一點布票,自己再湊一點的話,確實能做身新衣服。
誰還不愛穿新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