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謹言 > 177第一百七十六章

      177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國六年,公歷1915年7月25日,沙皇俄國正式照會華夏聯合政府,同意就伯力及海參崴等地歸屬進行正式談判。

      駐華全權公使庫達攝夫接到圣彼得堡發來的電報時,感到十分詫異,他原以為沙皇的決心不會下得這么快,畢竟,就談判與否的問題,國家杜馬和宮廷大臣內部分成了鮮明的兩派,一派堅持絕不向華夏政府妥協,偉大的沙皇俄國怎么能任由一群黃皮猴子爬到頭頂?!另一派卻認為目前談判是最好的辦法,俄國軍隊在歐洲戰場上節節敗退,目前最嚴峻的問題就是歐洲方面受到的威脅,相比起地處偏遠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俄國更應該集中兵力對付德國人。

      “華夏人的胃口不會比德國人更大。”主張談判的一派認為,俄國必須聚集起全部力量阻擋來自歐洲方面的進攻,比起一個遠東的入海口和幾座小城,歐洲才是俄羅斯的根本,“而且我們需要華夏的藥品,也需要華夏的武器。至于失去的土地,可以在歐洲戰爭結束后再想辦法奪回來!”

      主和派的論并非無的放矢,主戰派卻堅持認為不能如此輕易向華夏低頭。

      華夏人的野心絕對不會比德國人更小,更重要的一點是,華夏的國土面積,華夏的人口,都比德國要多得多!俄國人可以在短時間武裝起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軍隊,德國人不行,華夏人卻可以!

      “華夏已經變了,如果用之前的眼光看待這個國家,會做下錯誤的決斷。”

      俄國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可以說是冬宮中最了解華夏的人,尤其是現在的華夏。沙皇和大多數人對前任駐華大使庫朋斯齊十分不滿,沙查諾夫卻對他另眼相看,在他回到圣彼得堡后,特地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做客。

      他們一起吃了晚餐,隔日又一起去打獵。庫朋斯齊口中的華夏,不再是他記憶中那個腐朽的帝國,而是充滿了生機,仿佛終于從長久的沉睡中蘇醒過來一般。

      現在的華夏,讓他感到恐懼。

      沙查諾夫試圖向沙皇闡述華夏和以往的不同,但尼古拉二世聽不進去,更糟糕的是,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在危聳聽。哪怕俄國軍隊一次又一次戰敗,他們依舊不愿意相信俄國正在變得衰弱,而華夏卻越來越強盛。

      日本人找上門的目的,沙查諾夫相當清楚,明知道日本人沒安好心,卻不得不慎重考慮對方提出的建議。

      可是,沙查諾夫同樣老謀深算,他不只看到了自己國家的虛弱,同樣清楚知道日本的外強中干。有強大的艦隊又如何?沒有軍費,沒有燃料,一切都不過是空口白話。

      在和日本公使談過之后,沙查諾夫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和想法全部告知了沙皇,沙皇并沒有馬上做出決定,而是將沙查諾夫的話對皇后亞歷山德拉全盤托出,這個德國女人已經讓很多人不滿,可沙皇寵愛她,她和她的寵臣,那個可恥的僧人,不遺余力的玩弄權勢,從來不會考慮這將給俄國帶來多么大的損失。皇后只需要一句話,就能讓大臣們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

      沙查諾夫很沮喪,甚至感到一絲絕望。

      彼得大帝與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俄羅斯是多么的榮耀。

      可如今

      主戰派和主和派仍在爭執不休,尼古拉二世眉頭深鎖,可以清楚看到他的遲疑與猶豫不定。看著眼前的一切,沙查諾夫深深的嘆了口氣。

      最終,還是皇太后幫助沙皇下定了同華夏談判的決心,這一次,皇后亞歷山德拉竟然沒有故意再同皇太后唱反調,這其中,拉斯普京功不可沒。至于拉斯普京為何要向皇后進,只因一向和他不對盤的德米特里大公,是頑固的主戰派。

      促使尼古拉二世下決定的還有德國的威脅,在打死并俘虜了幾十萬俄國軍隊之后,他們終于逼近了華沙。

      華夏政府對俄國如此快的做出決定也頗為詫異,不過這樣也好,俄國人愿意談,證明他們已經做好了放棄海參崴和伯力等地的準備,主要負責這次談判的展長青展部長,思量著是不是該把條件定得再“苛刻”一點?畢竟北極熊伸出爪子給你砍,不下狠刀子豈不是對不起自己?

      坐在一旁的外交部次長看過經展部長“潤色”后的談判條件,半天沒說出話來。

      這不只是砍爪子,十成十是想連腿一起扯下來吧?可以想象,談判桌上的俄國人,臉色會是多么的精彩。

      不過,相當值得期待。

      部長和次長對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笑聲讓送茶進來的科員產生一種錯覺,眼前不是他的兩個上司,而是兩只正計劃去偷雞的狐貍,還是成了精的狐貍。

      華夏與俄國即將舉行正式談判的消息傳出后,北六省的軍隊也進行了換防。

      杜豫章的第二師開進伯力,杜瀾的第十師進入海參崴,雙城子則駐扎有重組第九師的一個團。目前的駐軍數量是為預防俄國人的反撲,雖然可能性不大,卻也不能大意,有備無患。

      之前參與戰斗的四個師陸續開拔,返回駐地進行整補。北六省早已建立預備役制度,加上從軍校畢業的學員,幾個師的缺額將很快得到補充。

      承擔主攻任務的獨立旅損失比其他幾個師都大,也是第一個從海參崴開拔的。當載有獨立旅官兵的火車開進關北火車站時,站臺上早已擠滿了接站的人群。

      有軍政府官員,有拉著橫幅的學生和進步青年,也有帶著慰問品的鄉紳,還有不少“嚴陣以待”的記者,都等待拍下這支威武之師的英姿。

      李謹站在人群中,腦子里仍記掛著樓少帥那兩封用詞一樣,含義卻截然不同的電報。

      悠長的汽笛聲響起,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車門打開,一身戎裝的樓少帥出現在眾人面前時,人群的歡呼聲愈發高亢。

      看到從車上走下來的那個身影,李謹的腦袋也是一空,直到樓少帥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站定,低沉的聲音敲擊著他的耳膜,他才恍然回神。

      “我回來了。”

      火車車廂的門陸續打開,獨立旅的官兵陸續走下車,先是扛著各式武器,身上仿佛還帶著硝煙味的大兵,隨后是或被攙扶,或被擔架抬著的傷兵。

      看到傷兵的那一刻,歡呼聲乍然一停,在傷兵之后,則是一個個由士兵捧著的四方形木盒,每個盒子里都裝有戰死士兵的遺物,盒身上刻著他們的名字和軍銜。

      他們留在了戰死的地方,和戰友躺在一起,繼續守護著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的國土。士兵們步伐整齊,神色莊重,良久的沉默之后,歡呼聲再沒有響起,在場的人幾乎都紅了眼眶。

      樓少帥和所有的軍官都上前一步,站在列隊的士兵身邊,舉起右臂,舉到額際,莊重的敬了一個軍禮。

      “敬禮!”

      所有獨立旅的士兵,全部在向他們昔日的同袍,他們的戰友,和他們并肩作戰的弟兄,敬著軍禮。

      “到家了!”

      一聲鏗鏘,如鋒刃撞擊。

      “到家了!”

      眾聲回應,如虎嘯山林。

      所有的歡呼,都被這一聲聲伴隨著淚意的喊聲所湮沒,在最后這支隊伍過處,哪怕最鐵石心腸的人,也紅了雙眼,而捧著戰友遺物的士兵依舊在一步一步的向前邁進。

      鄭重,肅穆,沒有停頓,沒有回頭。

      同樣被氣氛感染的記者終于想起了自己的工作,但他們扛著相機和拿著紙筆的手卻在顫抖。

      受傷,死亡,在后方的人,看到的永遠只是一場戰斗中的勝利或是失敗,很多人在為勝利歡心鼓舞或者是為失敗大聲唾罵時,根本不會去想,這些真正在戰場上廝殺的人都經歷過什么。

      他們拍下的照片和他們手中的筆,將把這一切真實的展示在眾人面前。

      讓那些自認清高的“文人”好好看一看,在他們吟風弄月,酒肆談笑時,他們口中的這些丘八都在為華夏浴血廝殺!

      軍隊離開之后,眾人也漸漸散去,人群后,一個年輕的記者用衣袖狠狠抹了一把臉,激動的情緒尚未平息,卻聽到身旁一個聲音在說:“獲取民心的手段罷了。”

      年輕記者轉過頭,看到的是一張算不上陌生的面孔,一身格子洋服,戴著圓框眼鏡,一個歸國不久,靠著和總編的親戚關系進入報社的同僚。

      “你剛才在說什么,麻煩再說一遍?”

      “你干嘛這么看我?”說話的人詫異的看著憤怒的年輕記者,“我只是說出實話,不過是一場帶著不可告人目的的表演,利用這些傷兵和死人來轉移國人視線罷了,否則,樓逍怎么掩蓋他窮兵黷武的軍閥形象?”

      說話的人貌似覺得自己很有道理,還拍了拍年輕記者的肩膀,“要我說,國內的人就是太單純,若是有機會到國外,你就能知道,樓逍這場表演是多么的拙劣”

      沒等他把話說完,紅著眼圈,憤怒到極點的年輕記者已經一拳揍到了他的臉上:“去你x的表演!你的心肝都是黑的嗎?!”

      被一拳揍倒在地的人捂著臉頰,嘴角流下一絲鮮血,目光中帶著震驚和不解,他只是說出事情而已,為什么眼前的人會這么憤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