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謹言 > 167第一百六十六章

      167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國六年,公歷1915年3月9日,德國公使辛慈乘車秘密抵達關北,隔日便前往大帥府拜會樓逍。兩人在書房里進行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密談,除了樓逍與辛慈本人,凡是在場的人,包括德國駐北六省領事,都對談話內容三緘其口。

      密談結束后,辛慈立刻動身返回京城,回京當日即給國內發出一封電報,電報稱他同樓逍進行了一次十分愉快的會面,這個華夏最強大的軍閥對德意志帝國十分友善。

      “他曾在德國五年,接受過普魯士軍事教育,比起英法,他更加傾向帝國遺憾的是,他無法代表華夏同德國結盟,但在其他方面,他愿意為帝國提供一定的支持當然,作為回饋,德意志也需要有所表示。”

      這封電報發回德國之后,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視。

      歐洲的戰況不容樂觀,同盟國與協約國都沒有預料到,原本計劃幾個星期的運動戰,竟然會演變成一場艱難持久的陣地戰。

      雙方全都準備不足,尤其是在塹壕戰初期,挖掘戰壕的士兵,因為手頭沒有工具,竟然要到戰場附近的村莊去借鐵鍬。相比起協約國,同盟國,尤其是德國的工兵鏟,在這場塹壕戰一開始就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并且在戰爭末期德國的塹壕突擊隊中繼續發光發熱,成為德國大兵手里的一大殺器。還有用華夏噴火器武裝起來的噴火兵,在戰場上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但這只是陸地上的戰斗,在海面上作戰,德國并不具備優勢。而在非洲戰場,德意志更是接連失地。

      為此,威廉二世不得不慎重考慮辛慈的提議。

      在辛慈等待國內的回復時,宋武一行抵達了關北。

      和之前幾次北上不同,這次宋武乘坐專列前來,除護衛外,同行的隨員就有二十多人。沿途停靠車站,更打出南六省的旗幟,不少記者由此得知宋少帥北上,紛紛涌向車站。雖然列車停靠時間不長,宋武本人和部分隨員還是接受了一些記者的采訪,通過記者的紙筆,對外放出他北上的消息。

      “我和樓長風是親戚。”宋武對山東一家報紙的記者說道:“他的夫人可是我的表弟。”

      看到這篇報道的人,盡皆咋舌。

      李三少是宋武的表弟?李家和樓家是姻親,和宋家又是表親?一時間,李謹和李家都被推到了風頭浪尖。

      鑒于樓少帥之前的種種表現,記者們不敢去追李三少,只能想方設法從李三老爺的嘴里問出個究竟。

      自從李錦書出國,李慶云一改往日作風,行事變得低調,如今更是將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家化廠的經營上,對這些總是時不時會冒出來的記者疲于應付。三夫人忙著給李謹銘定親,更是無暇理會他們。府里下人經過最初的新奇之后,也漸漸對這些問個不停的記者感到不耐煩了。

      “老爺,總要想點辦法。”

      三夫人把李謹銘的庚帖仔細收進匣子里,她看好了兩家姑娘,一家是北六省知名的鄉紳,前朝家中出過五品的文官,姑娘的祖父還是前清的進士,家世匹配得上,姑娘長得端莊秀氣,三夫人見過兩次,印象很好。另一家的家世稍差一些,不過姑娘的父兄都在軍政府里工作,姑娘上過兩年學堂,行事大方利落,說起話來爽利卻得體,三夫人便也動了心思。

      事到如今,三夫人不得不承認,她之前的確把李錦書寵壞了。看看人家的姑娘,再看看錦書,根本就像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當初送她出國自己還舍不得,如今再看,多虧聽了謹的,否則錦書就算能嫁進個好人家,日子恐怕也不會太好過。

      娘家和婆家怎么可能一樣?

      姑娘在娘家千好萬好,到了婆家,不說如履薄冰,開頭一兩年也總是要事事注意。

      三夫人又想起了李錦畫,李老太爺的孝也出了,親家來催幾次,錦畫出門的日子就定在六月。這姐姐還沒著落,妹妹就先出嫁,哪怕三夫人總安慰自己要想開些,卻還是忍不住嘆氣。

      “等過了這段日子估計就好了。”

      丫頭送上熱毛巾,李三老爺拿起來覆在臉上,又擦了擦手。

      “過段日子是什么日子?”三夫人斜了李三老爺一眼,“要不老爺去找侄子幫忙”

      “不成。”李三老爺搖頭,“你在家里不知道,這幾天外頭不太平,咱們侄子也不安生,還是少去給侄子添亂。再說又不是什么大事,能應付就應付,應付不了不理不就行了?”

      “也是。”三夫人也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欠考慮了,不該在這個時候再給侄子添麻煩。

      “仔細想想,侄子幫了咱們不少了。還是娘說得對,人得知足。”

      李三老爺提起在后院佛堂里的老太太,三夫人也點頭,將這件事暫時揭過去,轉而和李三老爺說起李謹銘定親的事情。

      “老爺也看看,這兩家姑娘我瞧著都不錯”

      三月十四日,宋武乘坐的專列抵達關北。

      由于一路上大張旗鼓,還特地在報紙上提及到達關北的時間,北六省軍政府想裝糊涂,當不知道他是今天來都不行。

      樓少帥遇刺的事還沒查明,牢房里還關著一個宋家的探子,宋武又趕在這個時候來,光是想想都覺得頭大。

      “少帥,我也要去車站?”

      樓少帥掛上佩劍,拿起手套,“不想去,就不去。”

      看著一身軍禮服,正戴上軍帽的樓少帥,李謹搖搖頭,“還是去吧。”

      宋武都在報紙上說他和自己是表親,如今多少雙眼睛都盯著,宋武到關北,他不去接站,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事后又要給某些有心人左牽右扯的機會。

      鑒于刺殺事件剛過去不久,站臺上的警衛力量比往日增加一倍有余,荷槍實彈的北方大兵,拿著警棍的警察,進站出戰的人群說話聲都低了許多。

      火車的汽笛聲響起,咔嚓咔嚓的車輪轉動聲漸息。

      掛著南六省旗幟的車廂率先打開車門,一列南方大兵在車廂旁站定,宋武走下了火車。

      同樣是一身軍禮服,同樣的高大挺拔,兩名少帥互相敬禮,握手寒暄的短暫瞬間,又謀殺了不少記者的鎂光燈。

      李謹依舊是一身長衫,宋武和樓逍握手之后,轉頭笑著對他說道:“表弟,別來無恙?”

      “托福,一切都好。”李謹臉上在笑,心里卻在腹誹,明知道宋武是故意的,他也不得不附和。

      不管姓宋的在打什么主意,總之他接著就是。

      接不住了就放樓少帥。話說他是第幾次想這茬了?好像對上宋武,他每次都想放少帥來著

      宋武一行坐上大帥府安排接人的車,看著在前方開路的兩輛挎斗摩托,都有些新奇。

      “這是咱們自己設計生產的?”

      咱們自己?

      李謹忍不住嘴角一抽,這人果真不是一般的自來熟。不過挎斗摩托也算不上多大的秘密,不用像丑八怪一樣。在英國的“水柜”走上戰場之前想方設法的保密。

      “是用美國的哈雷摩托改裝的。”李謹見樓少帥沒有開口的意思,不得不接話道:“不過現在北六省的工廠已經能生產了。”

      “哦。”宋武點點頭,接著說道;“既然大家是親戚,要是可以的話,表弟能不能送表兄兩輛?”

      聽到宋武的話,李謹一口氣哽在喉嚨里半天沒吐出來。

      “宋兄開口,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樓少帥突然出聲,宋武轉過頭,神色微動。

      見宋武和樓少帥搭上話,李謹沒有再開口,車子一路行至大帥府門口停下,李謹已經被樓逍和宋武兩人話中的機鋒弄得腦袋發暈。

      十句里至少有三四句他聽不明白,或者該說,字面的意思他能聽懂,但暗地里的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接風宴早已安排好,樓逍和宋武就坐,李謹坐在樓少帥的身邊,北六省軍政府和宋武的隨員另開了兩桌,菜肴的熱氣和酒香一同蒸騰,觥籌交錯間,很多在正式場合不能述之于口的事,都在酒桌上出口入耳。

      李謹向宋武及幾名重要隨員敬過酒后就放下酒杯,專心吃菜,擺明不參與樓逍和宋武之間的話題。這些政治上的彎彎繞別說三年,就是三十年,他也未必能達到樓逍和宋武的一半。

      不懂就不說。

      一知半解的插,唯一的結果就是讓人笑話。

      李謹專心吃飯,樓逍和宋武喝了幾杯酒,事情說得差不多,看著李謹一口接一口的樣子,也覺得餓了。

      大帥府的廚子相當了解樓少帥的飯量,直接給這桌送上一整盆白米飯。

      樓少帥接過李謹盛好的飯碗,埋頭開吃,宋武在樓家吃過飯并不覺得奇怪,倒是第一次看到樓少帥吃飯樣子的南六省軍政府官員被嚇了一跳。隨后,廚房給每桌都送上同樣滿滿一盆米飯,放下酒杯的北六省文武官員們同樣捧起飯碗大口開吃,一片風卷殘云,南六省眾人的心里都升起一個疑問,難不成飯量也是北六省選拔官員的考核項目之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