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謹言 > 130第一百二十九章

      130第一百二十九章

      民國五年,公歷一九一三年八月二十日,首批華夏赴美留學生陸續抵達山東青島。

      他們將從這里乘坐遠洋輪船前往另一片大陸,在那里開始為期兩年的學習生活。十天后,另一批學子將從上海出發,踏上同樣的旅程。

      從青島出發的留學生共五十一名,其中五十人是通過考試和地方推薦,各個品學兼優,學有專長。多出來的一人,則是李三少“濫用權力”走后門硬塞-進來的李錦書。

      為了能讓李錦書搭上這艘輪船,李謹給負責赴美留學生選派事宜的教育部部長陶德佑發了三封電報。坦李錦書只是“搭順風船”,不占用公費留學名額,學費生活費一概自理。為了說服對方,他還額外拿出一筆錢來作為首批留學生的獎學金。

      可以說,李錦書去美利堅留學的路,是李謹用錢鋪出來的。這些事,他并沒瞞著李慶云夫婦。

      李慶云變得更加沉默,三夫人特地謝過李謹,又謝過二夫人,還不只一次的叮囑李錦書到了國外不能再任性,遇事不要再沖動

      這些話李錦書貌似是聽進去了,可真聽進去還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有待時間考驗了。

      剛到青島時,她就像是出了籠子的鳥,看什么都新奇,見什么都高興,總覺得這才是自由的滋味。李謹派到她身邊的兩個人也極少管她,雖然都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姑娘,卻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李錦書不愿意和她們說話,便去找住在同一間旅館中的其他學生。

      一開始還好,大家只是簡單寒暄,說些近段時間國內的新聞。當彼此熟悉之后,這些學生開始三三兩兩的聚在一體討論起專業知識時,李錦書便插不上話了。她唯一擅長的英文,這些人比她說得還好,有幾個人還會說德文,法文,甚至是西班牙文。

      每當這時,李錦書都會沉默下來,漸漸的,她發現自己和這些人相處起來很困難,有些格格不入。他們總是在討論數學,化學,物理甚至是農業,她在學校里經常聽到的民主自由等論一次都沒聽他們提到過。

      當李錦書開口詢問時,其中一個梳著短發的女孩子告訴她,他們此行是為學習知識,學成后報效國家。他們關注的不是什么打倒統治階級,什么民主自由,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空談。他們認為現在的國家形勢比南北對峙時期要好得多,政府所出各項政令多是為國為民,也沒做出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為何還要去打倒?

      “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尚且處于貧困之中時,當大部分人都吃不飽飯的時候,談這些大話有何用?”女孩頓了頓,接著說道:“當然,我并不是說你的想法是錯誤的。只是認為,與其說空話不如做點實事。況且,說句不太好聽的,你能來留學,靠的就是你嘴里的剝削階級吧?”

      女孩子的話很直接,也很實際,而且這里的大部分人都和她有同樣的想法。

      一段時間相處下來,這些留學生也發現了李錦書和他們的不同,沒人會刻意為難她,卻也沒人愿意和她走得太近。教育部從幾千人中篩選出這一百名學子,自然要從多方面考核,他們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聰明,誠懇,勤奮,務實。

      是的,務實。

      夸夸其談,喜歡說大話,極易被人煽動的,哪怕再聰明也不會被列入留學名單內。

      在出發前,教育部部長陶德佑語重心長的對這些學子說道:“昔日曾拜讀梁先生之少年論,其少年乃國之根基,吾深以為然。諸君乃華夏之希望,民族之希望!愿與諸君共勉,望諸君學有所成,早日歸來!”

      這些學子滿懷報國熱情,以振興民族為己任,他們每個人都熟讀梁先生的少年論,每個人都愿為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奉獻出一切。

      李錦書很難明白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所思所想和她以往所接觸到的完全不一樣,他們的世界似乎和她的世界距離很遠。她也開始反思,反思以往的自己,或許,這些人才是對的當她真正能明白所謂的理想和現實究竟有多大差距時,才是她成長的開始。

      海風中,即將遠行的學子們站在輪船的甲板上,對送行的父母親人揮手。

      當他們看到站在送行人群中的陶部長和曾教育他們的先生時,五十個人同時向他們彎腰行禮,直起身后,齊聲背誦:“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紅日初升,其道大光乳虎嘯谷,百獸震惶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少年中國,與國無疆!先生,我等必努力學習,不負國之希望!”

      少年們的聲音穿過了天空,沖破了云霄,拂過了海鷗的翅膀。

      岸邊送行的陶德佑等人則高聲道:“美哉!我少年中國!壯哉!我少年中國!國之希望,國之棟梁!”

      這一幕被同來送行的記者忠實的用相機記錄下來,隨著鎂光燈暴起的火花和煙霧,銘刻在了歷史泛黃的畫卷之上。

      青島的德國總督瓦爾德克對新任德國駐華大使保羅-馮-辛慈說道:“保羅,這是一個不輕易服輸的民族。”

      辛慈點點頭,秉持著一個德意志帝國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高傲,“但他們同樣是一個備受壓迫的民族。他們想要擺脫困境很難。“

      “誰知道呢。”瓦爾德克聳了聳肩膀,做出了一個很不“日耳曼男人”的動作,“我那里有兩瓶好酒,我請了施佩共進晚餐,我想你們會有很多話聊。”

      “施佩?”辛慈腳步一頓,很顯然,他對于現任遠東艦隊總司令的的觀感并不是那么好,“我兩年前就已經離開軍隊了。”

      “算了吧。日耳曼男人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軍旅生涯。”

      “好吧。”對于已經變得不像個普魯士男人,倒更像美國佬的瓦爾德克,辛慈也毫無辦法。

      輪船發出悠長的汽笛聲,煙囪冒著滾滾黑煙,逐漸遠去。

      幾個矮小的男人混在人群中離開了碼頭。

      剛一回到臨時住處,其中一個男子立刻說道:“帝國在華夏的勢力被不斷壓縮,北方,尤其是樓逍統治的北六省,除了大連幾乎沒有帝國的立足之地,我們需要的煤,鐵,糧食和木材都無法再運回國內!絕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了,帝國必須采取行動!”

      “小泉君,山座公使閣下已經向內閣提議,今后均以支那稱呼華夏。”一個嘴上留著短須,二十左右的矮小男子說道:“支那,支那人!唐宋帝國的光輝早已遠去,他們不配再占據如此廣闊的土地和資源!”

      “是!”小泉應道:“土肥原君,多謝提醒,在下記住了!”

      “恩,”土肥原點頭,“我稍后啟程去大連,小泉,你和我一道去,有件事需要我們去做。”

      “是!”

      小泉幾人離開房間,土肥原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的景色,臉色陰沉。

      他的老師坂西武官曾告訴他,華夏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一塊等著大日本帝國切割的蛋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