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里,他們組織了簡單的讀書會和手工藝活動。沒有智能設備的監控,沒有效率的壓力,人們可以真正放松下來。
“你知道嗎?”一位參加讀書會的大媽說,“這是我很久以來第一次感覺到真正的輕松。”
在公園里,他們舉辦了自由繪畫活動。沒有標準流程,沒有評分系統,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創作。
“畫畫本來就應該是自由的。”一位小朋友天真地說。
這些活動很快得到了積極響應。人們開始意識到,真正的休閑不需要那么多技術和規則。
但就在這時,他們發現顧天璟的休閑產業還有一個隱藏的維度:他們在開發一種“情緒管理系統”。
這個系統聲稱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幫助人們“科學地”管理情緒。
“這太可怕了。”喬茵說,“連情感都要被數據化管理?”
霍南城和喬茵決定進一步擴大他們的行動范圍。他們開始關注更基礎的生活領域。“生活本來就應該有它的自然節奏。”喬茵在一次社區講座中說,“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被優化和量化。”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關注教育領域的變化。很多學校開始推廣“智能課后活動”,聲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孩子們的課后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的。”一位家長說,“連玩耍都變成了任務。”
這種情況讓霍南城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候的課后時光,總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
_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