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唐朝好男人 > 第二百四十二章 變革伊始

      第二百四十二章 變革伊始

      李世話說的光棍,一切于朝廷立場出發,聽起來的確有不記個人得失的意思,屬于極不厚道的經典官面開場白,這話我的聽多了,早習以為常。

      “啊…”打個哈哈,沖這個話也得拱拱手,“是極是級,小弟唐突了,要么前思后想都轉不過這個彎子呢?立場問題,李兄這一提點,只覺面前豁然開朗,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心里馬上就有了定數,受教,受教了。”

      “哦?”李世笑吟吟的點點頭,“愿聞其詳。”

      “哦,對了。”我猛一拍腦門,“這一向沒見李兄,小弟忙昏頭了,一上來就朝廷、工部的不停,連句家常話都沒來得及寒暄,罪過,罪過。”

      “罪過?啊,”李世合掌一笑,“也是,也是。既然來了,就沒因公廢私的理。這農學頭次過來,子豪要盡地主之義,帶我四處轉轉開開眼界,順便敘敘舊。”

      “那是,禮該如此。”站起身來正要推門帶路,遇見常貴進來,見我有客人,忙拱手回避。“不必,”叫過常貴,兩人間相互引見下,尋問常貴來意。

      常貴回報間滿面喜色,“回少監,去年幾棵白菜籽實以熟,可以采收了。”

      “去年?不是給學監鏟了嗎?”令人費解啊。和李世對望一眼,李世微笑點頭,“好,好。前面帶路,與我與李大人一同過去。”

      路上聽了常貴解釋才明白其中緣由,去年的幾棵大白菜除了被我拿去一棵包餃子外都在專家精心護理下安然度過冬季。那天雨水的浸泡下,土質稀松,老劉鏟白菜時候勢大力沉,沒傷多少根系,而心存僥幸的白菜攻關小組在開春轉暖時細心剝去干葉冒頂,將過冬大白菜重新栽植回去,沒想到竟然全部出莖開花,看來這次真是重了大獎。

      “三斤二兩六錢?”李世興致勃勃的蹲在田坎上聽常貴講述栽培經過,當聽到去年強行采收的白菜中竟然有一棵重達三斤開外,不由驚訝。“照這么估算,一畝地大概多少產量?”

      常貴朝我偷望一眼,見我沒有異議,才放心答道:“這個…因為項目開展不久,還沒得到過精準產量。既然李大人詢問,在下只好粗略估計一下,按這個行距、大小,畝產應該在三千斤左右。”

      “不占糧田?”李世對這個新物種很感興趣,蹲在花莖旁細致觀察,詢問道:“冬季儲藏方便與否,就是說普通百姓人家都能儲藏?”

      “普通農家完全可以儲藏,這點在下可以保證。從采收到打春,窖藏下只減一成半的分量,而室內儲藏大約在二成半左右,除包葉外兩層干枯,并不影響可用部分。”常貴說罷從田隴間專設的紀錄案頭上拿過白菜栽培日志,“至于糧田,若用這個辦法留籽,就是有影響也微乎其微,每戶只需開辟半分左右的田畝足矣。”

      “等試種成功,條件成熟后,可以考慮在條件許可的地界由農學發放菜籽。”這是個打入話題的好契機,我蹲了一旁將常貴的話接過來。這個年代蔬菜籽實都是民間販賣,農家小戶一般都在自家院落內開辟塊自留地來培育菜籽,只要不影響糧食的種植面積,官方并不管制。

      “既然是菜籽,就是售賣也無妨。”李世從常貴手里接過幾粒菜種,攤在手掌上觀察,“工部就是權限再大,也管不到菜種上來。”

      話是不錯,可站在李世立場上,他說這個話就有點對自己效忠的單位不負責任了。這么好個機會不說朝自己身上攬點好處,起碼也攬個名聲,畢竟農學從名分上還是掛在工部底下的下屬機構,人家非爭這個歸屬農學也不好推辭。李世這樣的員工要不得,吃誰家飯砸誰家碗。

      “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能取得這么個成果也離不開工部的鼎力相助,就算工部權限所限,既然李兄今日代表工部公干,也理應朝李兄通報一聲。”說著朝常貴給個眼神。

      “是,是。”常貴會意馬上附和道:“理應如此,本該如此。”

      這就對了,不管你多大的官,能不能說上話,今天你既然代表工部來了,我就胡亂打個招呼,說起來也算仁至義盡。往后就是挑了菜籃賣去,別人問了我也有理可尋:人家工部已經知道,農學早就打了招呼,售賣也是得了工部應承,凡事別找農學,朝曹大人理論去。

      李世伸手朝我倆指了指,大笑道:“子豪又和我耍心眼,凡事做的滴水不漏,農學有你這么個少監,可謂固若金湯。”

      “應人之忠人之事,既然站出來挑了這個擔子……,李兄也知道小弟脾性,雖說自由散漫慣了,卻也是個誠信之人,絕不會半路撂挑子走人。”指指遠處茅草亭,“當年太宗皇帝就在此處耕植勞作,那小亭子就是他老人家操勞之余稍做歇息之處,想想一國之君尚能百忙中….,民衣食為天,這就是皇家承辦學院的初衷,農學興旺與否直接干系到民生大事,”一臉坦然略帶驕傲之色,“于情于義,小弟都會勉力操持,絕不會有絲毫怠慢。”

      李世感慨道:“太宗皇帝一生英明,文治武功…”說到這里長嘆一聲,“后人難望其頸背。”

      “話不能這么說,”引領進入茅草亭,找了個避陽的地方請李世坐好,“當今圣上英明不在太宗皇帝之下。當然,作為開國之君….哦,不對,反正也算吧。”臉紅,給人家李淵忘了,不好意思朝李世望望,“李兄見笑了,小弟失憶,嘿嘿。不管怎么說,太宗一生東討西征大小戰陣不計其數,在民間聲望之高前無古人。您想,戰陣之上見英雄,大伙就喜好這一口;又是建國初期,百廢俱興,離亂多年終于能安定下來了,先不管日子好壞,只要太平那就是天大的喜事,所以大伙對太宗是心懷感激。可平心而論,真正過上好日子,稱得上盛世還是永徽初年后的事情。高麗、西突厥,連帶今年拾掇的吐蕃,這才是真正能稱得上勁敵,該平的平,該滅的滅,拓展的疆域比太宗年間更勝一籌。民生上,別家不敢妄論,王家親身經過的,莊戶們生活日勝一日,就是沒去過農戶家,西市上一站什么都看清了。所以小弟覺得當今圣上就是不拉過太宗比較,千古明君也跑不了。”

      “哈哈….”李世樂的,眼睛都笑沒樂。不知道他樂什么,實話實說,好不好人家的確叫大伙把日子過好了,當然貪污腐敗的現象也多起來,盛世嘛,沒貪污腐敗怎么能叫盛世呢?“子豪這話說的假,至少貞觀年間從大理寺還找不出貪官污吏來。”

      “也不盡然,廉潔奉公也不盡然都是能吏,大量欺世盜名之輩充斥其中,清官和窮官是兩碼事,可大多數人常常將兩點混淆,一身補丁兩袖清風的無恥之徒自古有之,這些人才更該拉了西市大卸八塊。”想想劉仁軌,雖然這家伙是能吏,可我恨不得給他也卸了去。

      李世微微一笑,“遠了,今日過來是談糧食的事,至于貪官清官窮官,朝廷有令官諫官,不需咱們勞心費神。”

      “對,想起個人,一氣就過了,嘿嘿。”朝李世看了眼,良種的事比較棘手,工部派他來不知道是個什么意思,“推廣也容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只要解決了資金問題….”

      “呵呵,那還是不容易。”李世見我把球又踢回來,笑道:“說來說去就是這筆錢該誰出。工部絕對不會出,戶部在得不到三省允許,更不會出這筆錢。按子豪的意思,該由農戶出?”

      “啊?您怎么知道?”沒說過這話啊,至少在李世面前沒說過,估計是蘭陵多嘴多舌,“沒,這么大逆不道的話,小弟可不會說。”

      “其實算個好辦法,”李世沒理會我申訴,嚴肅道:“可有違常理,畢竟這其中環節甚多,若只通過農學也則罷了,可畢竟是工部的范疇。難不成讓工部從農學購買種子然后再各道各縣層層轉賣下去?”

      怪不得朝廷一直不推廣不能留種的作物,李世這么一解釋就通了,其中環節過于繁瑣,到達百姓手里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情況。“這就麻煩了,其中管制上若出點差池,誤了播種都有可能,而且各地售價上也得統一規定,就必須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這就多出一個機構來….天哪,又得草案,又得三省立案,這一來當今圣上都驚動了。李兄,這事就算了,咱討論點別的吧。”

      “繁瑣,”李世無奈搖頭,“何止是繁瑣,就是遞上去草案,三省也必然不會通放,光朝廷買賣糧種就于理不合。不過….”李世端起面前茶碗,左右看了看,又放了下去,“可以由李姓牽頭,以特供的名義從農學上購買部分良種在宗族內部傳試,就和農學大白菜一起列為特供,這樣別人也挑不出來話題。”

      “沒辦法給人家皇親搭話啊,咱小門小戶的….”這是個辦法,先從皇族形成這個風氣,逐漸蔓延到京城內外的豪門大戶,等大家認識到這個好處后,再說推廣的事就湯滾肉爛了。而且農學既然頂個皇家學院的帽子,給皇家提供新品種也不為過。

      “不難,誰家不想多打些糧食,如今農學這高產良種名聲在外,想必不少皇親也同子豪索要過吧?”李世伸手指了指,笑道:“農學這邊子豪勉力配合,包括這大白菜,凡是有了可能推廣的良種都可以從宗族間試行。”

      不錯,李世這家伙聰明,不生搬硬套,知道該從什么地方下手,從大白菜就能得到這個啟發,智商應該和我差不多高。“大白菜不敢保證,畢竟還在試驗階段,糧種沒問題。還有,李兄到底是哪頭的?怎么說了半天沒聽出來是和工部商議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