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步入碧游宮中,但見宮內氣象萬千,云霞繚繞,仙鶴翔集。通天教主端坐云床之上,周身氣息恍如混沌初開,凌厲無匹的劍意引而不發,頭頂慶云鋪展萬里,三花沉浮,五氣翻騰,顯是道行精進,已達前所未有的境界。
"教主別來無恙。"朱壽緩緩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宮殿中回蕩。
通天教主雙目微睜,眸中似有日月星辰生滅:"天帝親臨,想必是為我那些不肖弟子而來。"
朱壽微微頷首,九龍袍袖輕拂,周身紫氣隨之流轉。
"近日三界之中,對截教非議甚多。朕聞教主門下有些弟子,行事過于酷烈,不僅斬妖除魔時殃及無辜,更有人以人族試陣練法,此舉已觸天條,惹得天道震怒。"
通天教主聞,嘴角泛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不在意的說道:"陛下可知,我截教教義,最重'截取一線生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那些弟子,不過是在天地大劫中,為自己爭那一線生機罷了。"
"爭生機固然無錯,然則殃及無辜,以生靈為試驗,豈是正道?"朱壽目光如電,直視通天教主,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如今業力纏身,劫氣彌漫,教主難道看不出,大禍臨頭?"
"大劫?"通天教主忽然長笑一聲,笑聲中帶著幾分不屑,搖頭說道:"陛下,你雖登天帝之位,卻未必真懂天道運轉。天地如烘爐,眾生皆在其中爭渡。我截教弟子行事,或許剛烈,卻正合天道競爭之理。那些隕落的,不過是氣運不足,合該應劫。"
朱壽眉頭微蹙,冷哼道:"教主此差矣。天庭立,本為維護三界秩序。若縱容門下肆意妄為,豈不違背天道至公?"
"至公?"通天教主目光陡然銳利,"陛下可還記得,當年爭奪人皇道果時,是誰助你穩固江山?如今我截教氣運正盛,陛下便要過河拆橋不成?"
朱壽默然片刻,周身星辰光輝明滅不定,嘆息道:"朕非忘恩負義之輩,正因念及舊情,方才親臨相勸。若是他日劫數降臨,恐怕悔之晚矣。"
通天教主緩緩起身,周身劍意勃發,整座碧游宮都為之震顫。
"陛下多慮了。我截教弟子行事,自有分寸。若是天庭因此便要降罪,我通天倒要看看,誰能動我門下分毫!"
見通天教主態度堅決,朱壽心知再勸無益,只得輕嘆一聲。
"既如此,朕便告辭。望教主三思。"
九龍沉香輦升起,載著天帝離去。碧游宮中,通天教主獨立良久,目光深邃難測。
待朱壽遠去,通天教主沉吟片刻,終是傳令召集門下弟子。
不多時,碧游宮外仙光閃爍,道道流光自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等親傳弟子率先而至,其后是趙公明、三霄娘娘等外門精英,再后則是數以千計的截教門人,各自駕馭祥云或異獸,將整片天空都映照得流光溢彩。
眾仙齊聚碧游宮前廣場,但見仙氣繚繞,寶光沖天,或持法寶,或佩仙劍,或坐異獸,個個氣息磅礴,顯然這些年在洪荒中歷練,修為都有精進。
然而細看之下,不少弟子周身隱約纏繞著血色煞氣,眼中精光過于凌厲,顯然殺伐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