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450.兩段錄音,琳與小星上
窗外雨越下越大,打在排練廳的玻璃上噼噼啪啪。
“峰哥你還不走啊。”
“你們先走吧,開車小心。”
唐千峰回到辦公室將窗簾拉開,陰沉的天空像是一張要隨時吞沒大地的巨口。
窗邊站了一會兒,他回到辦公桌前拿出手機點開李安發來的視頻。
幾秒oo@@過后,手機音響隨著視頻畫面傳出琴聲。
嗯,開頭不錯,很有沖勁。
唐千峰揉了揉太陽穴,將手機放在了辦公桌上,任由琴聲繼續往前走。
排了一下午瓦格納,此刻他腦瓜子還殘留著銅管聲部的嗡鳴聲。
這是音樂從業者的一種職業病癥,基本沒有辦法治愈,除非遠離音樂和舞臺。
通常唐千峰不會在非工作時間再聽音樂。
再加上今天令人致郁的天氣,要不是發來視頻的人是李安,他真想緩緩再說。
他剛剛才下班,這確實讓人挺痛苦的。
本帶著一絲不耐的情緒,可聽了一會兒唐千峰又把手機拿起來了。
看著視頻里演奏的車琳同學,他的神情像是又回到了工作狀態。
六分鐘的視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聽完第一遍,唐千峰又重新開始聽第二遍。
聽完了第二遍他又開始聽第三遍。
唐千峰雖弦樂出身,但鋼琴領域也算略懂一二。
肖邦作品除了個別冷門偏門的樂段,他都經過手,年輕時也和樂團在國際舞臺上演奏過肖一、肖二協奏曲。
年輕的時候他就不太喜歡肖邦作品,認為過于陰柔。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后來走上指揮之路他尤為偏愛貝多芬的同時卻不喜歡勃拉姆斯。
唐千峰喜歡有力量的聲音,無論是作品還是演奏者。
他連續聽了四遍車琳同學演奏的即興幻想曲。
接著又聽了聽李安年初演奏的勃拉姆斯。
隨后又聽了一遍車琳同學的幻想即興曲。
接著又聽了唐小星前天發給他的大波蘭舞曲。
來回比對一番,他似乎察覺到了老爺子的用意。
或許把韻兒交給李安是正確的。
他不知道車琳同學這首幻想即興曲練了多長時間,但就李安發給他的錄音來說,雖瑕疵不少,可曲目的輪廓十分清晰。
硬朗的外殼中不失肖邦作品的自然亮色,不時給人以靈光閃現的聽覺體驗。
反觀韻兒的大波蘭舞曲,已經陸陸續續練了兩個月了。
這又一個月過去的演奏錄音在他聽來還不如一個月前錄得那一版。
怎么評價唐小星近期演奏的大波蘭舞曲。
唐千峰此刻倒想聽聽李安怎么說。
讓他來說,穩健有余,卻未能出現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唐千峰記得當年他在德國上學的時候,周圍的同學,包括他,彈的大波蘭舞曲也是這個味道。
這都三十多年過去了,就好像德國老師教的還是這一套東西。
唐千峰當然不是對德奧派鋼琴學派表示否定,只是客觀表達,并且奧德學派多少年沒出過肖賽冠軍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學生的天分固然是第一位的,但是其中老師的作用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只用對比一下車琳同學和李安老師的演奏內容,就能得出這一結論,或許只是個例――
李安老師在勃二演奏中完全不依靠優柔寡斷的情緒鋪墊就能展現出旋律的詩意,就像車琳同學在這首即興幻想曲中展現的天然洞察力。
將兩首作品的外殼通通摘去,剩下的部分便清晰可見。
師生二人在處理作品上有著一種驚人的一致性――張揚的外表下有著涓涓細流涌動,聽感上聲部扎實,句法間細膩理智。
如果沒有車琳同學,李安老師還是這般風格。
可如果沒有李安老師,車琳同學的演奏還會是如此嗎?
所以如果車琳同學不是個例呢?
把韻兒交到李安手里,一年之后韻兒會是什么樣?
這一點唐千峰目前無法預料。
但若是讓韻兒繼續流連輾轉于柏林與莫斯科,唐千峰似乎已經看到一年后的結果。
他有預感就像前天他收到的視頻,視頻里唐小星同學很努力地演奏了一首穩健有余的大波蘭舞曲。
唐千峰并不想用努力演奏這四個字來描述唐小星同學在視頻中的演奏狀態,因為這聽起來顯得有些不靈光。
但事實就是如此。
由此也可見,唐小星應該是想極力演奏好這首作品。
以至于讓自己用力過猛。
而這背后反映的問題不而喻,唐小星的狀態已經不對了。
“哎。”
唐千峰又揉了揉太陽穴,好在下個月就回來了。
片刻,他給李安回了兩條信息。
他打算后天排練結束正式邀請李安來家里吃頓飯。
-
李安看到唐千峰的信息已經是晚上八點。
他剛睡醒。
本來還昏昏沉沉的他在看到信息之后立馬清醒了。
唐千峰并沒有回復他關于視頻相關的內容,只是問候了他一下什么什么時候到燕京,并詢問了他后天晚上是否有空。
李安思考片刻回復:抱歉唐指,我下午就到燕京了,剛在酒店睡醒,后天晚上我沒安排,您吩咐。
回完唐千峰的信息,李安又給小車回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