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安王和戚芳菲的時間里,晏東凰把名冊上的女子都過目一遍。禮部記得很詳細,女子家族出身寫得一目了然。其中有官員之女,有寒門女子,有沒落勛貴家中女兒,也有武將之女,還有小商販之女。京城很大,除了達官權貴,還有販夫走卒。尋常百姓家女兒很難有讀書的條件,但商賈之家卻可以。雖然商人地位低,但有錢。讀書最費的就是錢。只是商賈之家因為制度的原因,男子入仕尚且阻礙重重,女子自然更不容易,而商人最需要的又恰恰是有個子女能入朝,提升家族地位。殿外太監進殿稟報:皇太女殿下,安王殿下和戚姑娘到。晏東凰合上名冊,聲音淡淡:讓他們進來。是。太監躬身退出。須臾,晏翎和戚芳菲一前一后進殿,規規矩矩行了禮之后,才聽晏東凰道:召你們過來,是為了選伴讀一事。晏翎沒說話,戚芳菲也沒說話。考試時間定在二月初八,考場由禮部負責布置。晏東凰看了眼禮部尚書,此次考生都是女子,盡量安排一個環境好些的考場,監考官到時會增加兩人,考場外防守監督之人由本宮親自挑選。隨著她幾句話落音,晏翎臉色細不可察地變了變。考官人選有變動,監督之人暫時尚未決定此次報名人數出乎本宮意料,可見臣民們對女子入朝的接受度并不低。晏東凰視線從安王面色掠過,聲音平靜,波瀾不驚,不管他們是為了家族利益,還是想示好投誠,本宮都很滿意看到他們的態度,但本宮要選的是有真才實學之人,且品行端正,胸懷大志,哪怕只能選到一兩個人,條件也缺一不可。禮部尚書點頭:臣一定嚴加把守。此次雖是女子考試,但流程跟往年科考一樣,必須杜絕舞弊之事發生。晏東凰表情漸冷,監考時不得放水,卷子收上來之后,考生的名字必須全部遮掩,卷子由戚芳菲、禮部和安王交叉批閱,人數少,閱卷無需多長時間,必須做到公平公正。禮部尚書命令:是。晏翎一顆心往下沉,垂在身側的手悄悄握緊。杜絕舞弊,封閉閱卷他以為晏東凰急著選伴讀,心急著讓女官入朝,第一次選拔不會有多嚴苛。只要條件尚可,人選上定是多多益善。畢竟她要籠絡朝中官員,為她以后登基鞏固帝位提前做準備。沒想到……如此一來,他的計劃豈不是就行不通了你們可有什么問題晏東凰目光微抬,一一看向眼前三人,有疑問可以提出來。晏翎眸光微沉,垂眸道:女官選拔是第一次,雖臣不愿貶低女子,但因為常年待在閨閣,她們的學識、眼界和格局遠遠不及男子,不知殿下可有具體的選拔標準正式的科考,參加人數多達數萬。天南地北的學子齊聚一堂,能中榜者都是學識上的佼佼者,百里挑一,但他們出彩的絕不僅僅是文章詩詞。他們對天下之勢、江河湖海、民生賦稅、戰爭、各地疆土治理都有涉獵,了解是一方面,能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才最重要。而京中這些女子常年待在閨閣,讀一些書已是難得,她們哪有時間、哪有機會去了解天下大事,了解民生疾苦晏東凰略作沉吟,抬眸看向戚芳菲:降低一些要求,就按照鄉試的標準選拔,戚姑娘覺得如何戚芳菲點頭:臣女以為標準可以靈活變動,閱卷時,臣女和安王殿下、尚書大人三方交叉批閱,若三人同覺不錯的就留用,同覺不行就棄用。若有三人意見不合之處,則交由殿下來定奪。晏東凰緩緩點頭,覺得此法甚妥,可以保證考試最大的公平性。就依戚姑娘所。晏東凰淡道,考場可以著手布置起來,所有符合條件的參考女子,送帖子至她們手里。說著,她轉頭吩咐侍立一旁的太監:孟周,務必確保帖子是送到參考女子本人手里。孟周是皇帝貼身大太監榮春的徒弟,性格沉穩懂事,善于察觀色,被暫時調在勤政殿聽差。奴才遵旨。晏東凰目光落在名冊上,再次提醒:最后選出的伴讀會跟在本宮身邊,她們的學識、品行和氣度,本宮都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濫竽充數者本宮容不下,希望你們心里有數。禮部尚書忙道:請殿下放心,臣公正選拔,嚴格杜絕徇私舞弊之事發生。晏東凰嗯了一聲:都去忙吧。臣等告退。離開勤政殿,晏翎轉頭看向戚芳菲,溫潤開口:戚姑娘覺得什么樣的女子算是優秀戚芳菲沉默片刻:天下女子只要品行端正,不存主動害人之心,就都是得對,那針對此次考試,戚姑娘可有優秀的標準既然是考試,學識上自然要過得去。戚芳菲淡道,皇太女選伴讀,選的是近身侍奉之人,識文寫字、字體端正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性情坦蕩,不卑不亢,遇事時不退縮,不膽怯,答疑時不含糊其次,不弄虛作假,品行端正,不兩面三刀,沒有叵測居心……聽起來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所有條件一結合起來,難度卻大大提升。晏翎笑了笑,一百五十人聽著不少,但真要嚴格選拔,怕是選不了幾個。戚芳菲點頭:所以寧缺毋濫。這四個字一出,晏翎就明白了她的態度。寧缺毋濫。沒有通融的余地。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