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間,秦楊,蕭青梧三人齊齊轉頭看向蕭南風。看來你很想進后宮。蕭青梧微微挑眉,語氣帶著點揶揄,既然如此,不如今天就把手里的兵符交給陛下,從此侍奉在陛下左右——蕭南風皺眉:為什么要交兵符蕭青梧淡道:因為后宮不得干政。蕭南風一噎,默默看了晏東凰一眼,突然想問一句,若鳳搖光以后做了皇夫,是不是也要交出兵權。不過鳳搖光暫時還沒有成為皇夫,就算以后真做了皇夫,那也是陛下跟鳳搖光之間的事情,其他人無權干涉。宮中局勢暫時已穩定下來,軍中的操練不可懈怠。晏東凰歸正傳,等鳳搖光結束跟南陵的戰事,朕打算讓青鸞軍七營比試一下,以后按各營的優勢制定招兵標準和訓練計劃。此一出,五位將軍果然神色一正。蕭青梧心思縝密,瞬間聽出晏東凰的意思:陛下這是打算讓青鸞軍七營各自獨立晏東凰淡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陛下英明。蕭青梧緩緩點頭,國不可無君,軍不可無帥。陛下登基之后,青鸞軍群龍無首,青鸞七營都是佼佼者,就算陛下重新選出一位主帥,其他六位將軍服氣,難免有七營士兵不服——倒也不完全是這個原因。晏東凰站起身,走到窗前站著,身姿修長挺拔,雍國敵人不僅是北梁,還有南陵和西周。不管他們有沒有野心,我們都要提前做好布局,將來才能不被任何一國掣肘。四人若有所思地點頭。晏東凰登基,以后重用的自然是自己麾下信得過的將士。以前青鸞軍齊心協力,是一支兵馬。往后則要守住四方。所以青鸞軍的拆分是必然的。拆分之后,依著他們各自的優勢進行操練,增補士兵,重新壯大軍隊。這是一個稍微有點漫長的過程,急不得。……二月底,選拔伴讀的考試和閱卷皆已結束。戚芳菲和禮部尚書一起進宮,把批閱好的卷子交給晏東凰,并詳細稟報自己和禮部尚書的意見。兩人批閱卷子的標準稍微有點不一樣,但是否有真才實學倒是能看得出來。晏東凰翻看著卷子,圈圈點點較多的文章確實寫得不錯,前面詩詞做得好,后面文章寫得也頗有見解。而有些學識不行,連字都寫不好的,明顯是來充數了。經過一番挑選之后,晏東凰選中了四份卷子,朱筆批閱之后,蓋上玉璽。拆卷之后,就會知道這四份卷子是誰的了。原本戚芳菲選的是八人,相對放低了標準,而禮部尚書當初入仕是舉國狀元,即便為官這么多年,做文章可能不如當年那么意氣風發,但挑選學子的標準還是稍微嚴苛一些的,所以他只圈出了兩個人。晏東凰翻閱完卷子之后,折中選出四人,既認同戚芳菲稍微放寬標準的想法,也尊重禮部尚書對學識的要求。兩人皆無異議,帶著密封的卷子退下。四名伴讀很快定了下來。晏東凰封她們為御書房侍讀,可隨侍御前,上朝聽政,代傳陛下口諭。至此,晏東凰身邊已有正式的女官六人。戚芳菲為女官之首。元紫櫻在天子面前混得如魚水。三月初,出去賑災的穆云帆和戚錦昊命人快馬送回一份奏折,薊州當地官員和奸商勾結,利用災情哄抬糧價,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參與進去的官員和富商名單皆在奏折上,且朝中有人庇護。晏東凰直接下旨查辦,派秦楊帶三千精兵前往薊州,把所有趁機哄抬糧價的商人和官員全部捉拿問罪,必要時誅殺貪官,以振人心。若有商人愿意開倉賑濟災民,則可以從輕發落,務必把民生放第一位。三月初六這日,下朝之后,晏東凰擺駕去了安王府。安王已被貶為庶人,暫時還住在這里養傷,等傷勢好轉就會被流放。可晏東凰忽然改變了主意。這一刻她終于明白君無戲四個字的分量。怪不得都說皇上應該一九鼎,因為朝令夕改會有損帝王威信。晏東凰跨進門檻,看著跪在地上的晏翎,朕之前下旨讓你傷好之后流放,可現在朕又改變了主意。有君無戲四個字壓著,歷代皇帝做決定時才會深思熟慮,謹慎行,而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等后悔了又隨時更改。晏翎跪在地上,看起來像是失去了所有希望:陛下一九鼎,又怎么會改變主意朕不該將你流放,而是應該直接殺了你。晏東凰目光落在他頭頂,嗓音冷漠如雪,漫長的流放路上,會不會有人冒死將你救走,然后找個地方躲起來,從此韜光養晦,伺機而動晏翎神色微緊,隨即冷笑:陛下怕了嗎晏東凰淡哂,懶得理會這句幼稚的挑釁。她刀光劍影中穿梭百十個來回都不怕,會怕他一個小小的庶人她只是不想再浪費人力,更不想讓晏翎還有繼續興風作浪的機會。晏東凰走到椅前坐下:宮里的衛貴人一黨,朕已下令將他們賜死。晏翎臉色一白,猝然抬頭看著她,表情震驚而不敢相信:你……你說什么你很驚訝,并且難以接受這件事。晏東凰眉梢微挑,嘴角掠過一抹嘲弄的弧度,晏翎,如果朕今天不告訴你,你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曾經你離皇位僅有半步之遙。晏翎一僵,隨即眼底劃過茫然。半步之遙晏東凰眼神漠然,冷得沒有一絲溫度。確實是半步之遙。前世若不是他過于謹慎膽小,她臨終前確實是可以把皇位傳給他。那才是他算計了那么多年的結果。可惜冥冥之中好像連上天都在幫她,為了青鸞軍,她把皇位給了鳳搖光。晏翎機關算盡,多年籌謀,最終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就是他該得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