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翻閱一遍,皇帝不由得冷哼出聲,朝中近一半的官員,竟然都給姜國公暗中送過禮,尤其以楚凌淵失蹤、楚凌熙失勢后的那段時日人數最為密集。
這個時候,剛剛出去同禁軍交涉消息的王淮又回來了,臉上帶著幾許復雜神色,對著皇帝低聲道:陛下,剛剛禁軍搜查姜國公府的時候,還從姜國公暗牢里搜出來一個瘋瘋癲癲的男人,渾身上下已經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不過嘴里卻是一直念叨著自己錯了,不該膽大包天的……強迫公主。
最后幾個月,王淮幾乎是從嗓子眼里發出來的。
此事若為真,這可是皇室之辱。
皇帝神色一震,那男子是何人
聽禁軍說,那人是姜國公府的庶公子,只不過早在三年前便病死了。
本該病死的人卻出現在府中的暗牢里,那他口中念叨的話,就不由讓人懷疑了。
如果不是犯下大錯,姜國公又何必這般折辱此人
去查!皇帝眸中一片冷色,和姜國公府有牽扯的公主,就只有楚清漪一個,兩個月前才剛剛嫁給了尚書府的二公子,搬到了新建的公主府上。
王淮應下,連忙又出去了。
心中不由得暗暗念叨: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能一下子出這么多的事情呢
姜國公府已經完了,若是楚清漪再出了事,皇后還不瘋了啊
見王淮進來又出去,楚凌修心中不由有不好的預感升起,很想上前問問姜國公府中到底還有什么爛攤子沒有處理干凈,最后卻是強壓下了心神。
不行,他不能亂了陣腳,姜國公府已經廢了,他不能再把自己也搭進去。
吏部尚書那邊廢了不少時間總算查出了結果,和檢舉書上寫的一般無二。
那年科考,姜家大公子本來是已經落榜了的,是姜國公在他前面的人中挑了幾個沒有家世背景的寒門子弟尋借口取消了資格,姜家大公子這才以最后一名入了選。
后來,姜國公又借用自身權勢,為姜家大公子不斷鋪路,以至于如今不過二十五歲,就坐上了吏部右侍郎的位置。
事情已經悉數查明,也就到了皇帝做出懲處的時候。
姜國公勾結江湖勢力,誣害尚書秦鳴啟,貪墨賑災銀,致使數十萬百姓慘死,秦家九族被滅,此乃抄家滅門的大罪;而后,又假借太子名義勾結地方官員,得贓銀百萬余兩,這又是抄家滅門的大罪;濫用職權,擾亂科舉,埋沒人才,推自己無能的兒子上位,這同樣不是小罪。三罪闡明,不僅給姜國公府送過禮的官員慌了,就連姜家九族都怕了。
這般大罪疊加到一處,皇帝不會將姜家的九族也滅了吧
姜國公臉色慘白一片,他已經預料到了姜家的結局,而為了不暴露出更多的東西,姜國公只能再次橫下心,朝著一旁的柱子撞去。
那般決絕,一如曾經的秦鳴啟。
只不過,秦鳴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姜國公則是為了保全楚凌修。
千毒門的事情,他知道的不多,所以也說不清,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股勢力同自己的死一同消弭。
砰!
待眾人回過神來的時候,姜國公的身子已經緩緩向下滑去。
楚凌修朝著姜國公大步跑去,不過不是為了救下他,而是想看看他究竟還能不能活。
感覺到姜國公的氣息已經十分微弱,楚凌修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有姜國公替死,他便能獨善其身。
見姜國公還有話要說,楚凌修連忙將耳朵湊了過去,今日我擔下所有,還請殿下……厚待璃兒。
姜璃是外嫁女,又是入了皇室族譜的太子妃,姜家之事,不會波及到她。
楚凌修紅著雙眼朝姜國公點了點頭,后者這才放心離去。
然,姜國公雖然死了,但姜家的罪孽不能抹掉,男丁斬首,女眷送入青樓贖罪,和曾經的秦家無比類似,只不過,姜家被抄的,只有三族。
昔年,秦家一案其實并不牽連九族,然民怨太深,無數百姓相繼跪下請命,皇帝這才不得不將對秦家的懲處上升到九族。
因為秦氏不滅,民怨難平。
同時,賬冊上所記載的一眾官員,送禮金額超過千兩的降職,超過萬兩的則是徹查,超過兩萬兩乃至更多的,直接下獄嚴查。
好巧不巧的,戶部侍郎賀韜,就屬于最后一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