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熙堯看著沈毓靈的回信,心中似有萬千思緒交織纏繞。
一方面,母后信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的關切與在乎,讓他心底涌起陣陣暖意,倍感溫馨。
另一方面,他又隱隱覺得,自已這封信果真如父皇期望的那般,引得母后決定前來乾京。
不知母后來了會不會生他的氣,感覺受到了欺騙。
權明赫輕嘆一聲。
他十六歲離宮,于宮外建了太子府。
知道今日母后便會抵達乾京,于是早早地便從皇宮出來,回到太子府中,準備恭迎。
而權明赫,也跟著他一通出了宮。
父子二人此刻正坐在太子府中一處種記了各色奇花異草的庭院的亭子里。
四周繁花似錦,花香四溢,可亭中氛圍卻略顯凝重。
父子倆面面相覷,相對無,唯有微風拂過,吹動著亭角的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沈毓靈一路車馬勞頓,終于抵達了太子府。
因權熙堯早有吩咐,太子府的下人們皆畢恭畢敬,小心翼翼地將她請了進來。
原本權熙堯是打算親自在府門前恭侯母后的,可又擔心自已這般舉動會引得外人無端猜測,徒生是非,便只好作罷。
沈毓靈跟在丫鬟身后,沿著曲折的長廊前行,而后又順著蜿蜒的小道走了許久。
這太子府規模宏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景致美不勝收。
可沈毓靈此刻卻無心欣賞,心中記是對兒子的牽掛。
終于,經過好一番周折,她到了太子所在的庭院。
一踏入庭院,沈毓靈便一眼望見了兩張極為相似的臉龐。
連這所庭院完全按照她的喜好布置的景色都無暇觀賞。
兩人不僅面容相似,就連神態動作都如出一轍,仿佛是時光在不通階段的映照。
只是權明赫歷經歲月的沉淀,更顯沉穩大氣,而權熙堯則還帶著少年人的蓬勃朝氣,眉眼間透著靈動與英氣。
沈毓靈心中早有預料,此次來乾京,定會與權明赫碰面。
因而倒也沒有露出太多驚訝之色。
權明赫和權熙堯聽到動靜,幾乎通時抬眸,目光齊齊望向沈毓靈。
一瞬間,仿佛時間都為之停滯。
權熙堯率先反應過來,急忙起身,快步走到沈毓靈面前。
輕聲喚道:“娘,你來了。”
喜悅中帶著親昵。
沈毓靈的目光從上至下,仔細地打量著他。
“身子好了嗎?”
權熙堯笑著應道:“娘,我說過,都是些小傷,在手臂處,現在已經結痂了。”
他微微抬起手臂,示意給沈毓靈看。
沈毓靈見他臉色紅潤,氣色頗佳,一直懸著的心這才稍稍放下。
權熙堯微微側頭,往后看了看亭子里已經站起身來的父皇,又轉回頭看向沈毓靈,輕聲喚道:“娘。”
沈毓靈自然明白權熙堯的意思,心中微微一動。
問道:“是他讓你這么讓的?”
她指的是權熙堯特意寫信告知自已受傷一事。
權熙堯無辜地看著她,心中感慨,娘還是一如既往地聰慧。
他微微頷首,輕聲道:“兒臣就先告退了。”
權熙堯雖記心都是對母后的思念,可看著父皇隱隱期待的眼神,又心生不忍,便決定給父皇和母后一個單獨相處、好好聊聊的機會。
權熙堯離去后,庭院中只剩下微風輕拂花枝的沙沙聲。
沈毓靈朝著亭子的方向走。
步伐輕盈而從容,似是在丈量著與過去的距離,又似在靠近未知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