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百姓已經十不存一。
反觀明軍入遼后軍紀嚴明,平買平賣。
所以當李定國下達了堅壁清野的消息后,百姓們立刻帶著全部家當跑到了附近的城池。
不愿意進城的也逃入深山避難。
多爾袞找不到百姓的蹤跡,也就無法從他們身上搶到糧食,更沒辦法以戰養戰。
對于軍隊來說,有沒有糧道完全是兩個概念。
有糧道的軍隊就像一條被鐵鏈拴著的狗。
無論多么兇猛,都只能在鐵鏈長度范圍內活動。
想增加活動范圍需要主人增加鐵鏈長度(延長糧道)。
沒有糧道的軍隊就像一頭狼。
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神出鬼沒,無拘無束。
“糧道確實是個天大問題啊!”多爾袞不得不再次緊皺眉頭。
由于經常皺眉,他額頭上已經出現了深深的皺紋,倍顯蒼老之態。
“報!”探馬突然來到營帳內匯報:“明軍炮兵撤退時留下了非常深的車轍,騎兵也留下了大量的馬蹄印。末將順著這些蹤跡一路尋到了廣寧城下,本想詳細查探,結果被明軍探馬逼退。”
“也就是說,李定國的主力撤回了廣寧?”多爾袞問。
“末將只是順著蹤跡一路尋到了廣寧城,其他的不敢猜測。”探馬回答。
“退下吧。”
“是,”探馬轉身離開。
多爾袞看向范、洪二人:“兩位先生,有何良策?”
洪承疇和范文程對視一眼后沉默些許,過了一會才慢慢說道:“我軍現在的糧道是從開原到蒙古草原,然后再從蒙古草原運到這里。糧道已經足夠長了,繼續延長的話根本不現實。”
“沒有糧道就沒法進攻,洪先生的意思是不進攻了?”多爾袞有些不高興地問。
“臣不是這個意思,臣的意思是...在不延長糧道的前提下進攻。”
廢話!
多爾袞心中暗罵了一句。
他何嘗不想這么讓?
可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除非主動進攻廣寧城。
可是這更不現實。
李定國麾下兵馬兩萬,他只有不到三萬。
多出來的兵馬在野戰時優勢非常大。
但要是攻打城池尤其是易守難攻的廣寧城,這點優勢將蕩然無存。
更何況李定國麾下步兵有大量火炮,妥妥的守城利器!
洪承疇這句話說了跟沒說一樣。
多爾袞有些失望的將目光從他身上離開,記懷期待地放到了范文程身上,“范先生呢?”
范文程想了想:“臣以為既不能延長糧道,也不能在廣寧僵持。畢竟李定國糧草充足,他能堅守兩三個月甚至半年,而遼陽和盛京能不能堅持那么久就不好說了。”
多爾袞很是無語:“兩位先生說了這么多大道理,卻沒說一條有用的良策,難道兩位已經江郎才盡了嗎?”
范文程和洪承疇兩位謀士再次對視一眼,剛要開口說話時被多爾袞打斷:“兩位先別說,寫在手上通時展示給本王看,如何?”
“就依王爺之計。”二人按照多爾袞的要求,用筆在左手上刷刷點點寫了下來。
寫完之后,二人并排站在多爾袞面前,伸出了左手。
多爾袞定睛看去,發現他們兩人左手上都寫分兵二字。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