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城。
城墻上,多爾袞手拿千里眼,看向無盡的遠方。
范文程站在他旁邊,表情凝重。
許久之后,多爾袞放下千里眼問道:“范先生,科爾沁部遇襲的事你怎么看?”
“肯定是明軍干的。”
“為何如此篤定?”
“遼東越亂,對明軍越有利,所以必定是他們干的。”范文程回答。
“皇上讓本王撥付一些糧草給科爾沁部送去,送還是不送?”多爾袞又問。
“必須送!”
“可是咱們的糧草也不是很富裕,分給他們一部分后,八旗兵這個冬天就要吃不飽飯了。”多爾袞有些不舍得說道:“走私來的糧草貴也就算了,運輸途中的損耗還很大,長此以往下去根本不是辦法。”
范文程悠悠說道:“所以臣覺得要對明軍發起反攻,殺他們的兵,搶他們的糧,補大清的虧空!”
“范先生的想法竟然和洪承疇的想法不謀而合!”多爾袞說話的時侯從懷里拿出一封信,交到范文程手中:“這是洪承疇給皇上出的主意,皇上不敢讓主,寫密信詢問本王的意見。”
范文程打開信仔細看了一遍,表情微微有些變化,卻不多。
“怎么樣?”多爾袞盯著范文程的眼睛問。
“洪承疇果然有本事。”范文程非常大方的稱贊起來,“竟能想出以盛京為餌,釣明軍這條大魚!”
多爾袞笑了笑:“洪承疇再有本事,也不如范先生一根汗毛。”
范文程尷尬地陪笑:“王爺實在是過獎了!在看這封信之前,臣還沒有想出具l的策略。論本事,臣不如他。”
“那...范先生覺得此計如何?”多爾袞收起笑容,認真詢問。
“臣覺得可行!”
多爾袞沉默許久,抬起頭問:“本王怕明軍在回援之前就已經攻下了盛京!如此一來不但沒有達成目的,反而丟失了都城。”
“到時侯本王既無顏面對皇上,也愧對八旗將士,甚至會成為大清的罪人!”
范文程抱拳施禮:“其實丟掉都城對大清來說是一件好事。”
“丟掉都城對我軍士氣的打擊將是致命的,怎么可能是好事?”多爾袞罕見的起了疑心。
范文程沒有解釋,卻突然問道:“王爺覺得明軍想不想決戰?”
“當然想了,他們兵馬比我軍多出數萬,正巴不得決戰呢!”
“那王爺想不想決戰?”
“不想!我軍缺兵少將,士氣低落,此時決戰毫無勝算。”
范文程深吸一口氣:“明軍正在抽調水師來遼河修建浮橋,等他們來到后,我軍無法像之前一樣輕易摧毀明軍的浮橋。就算能摧毀浮橋,冬天來臨后明軍還是能渡過遼河,到時侯王爺又該如何應對?”
“本王...”多爾袞無以對。
“渡過遼河后,他們會步步為營朝著盛京進發。到時侯王爺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和明軍決戰,二是避戰后退。等退至盛京時,王爺將退伍可退,只能被迫迎戰。”范文程開始詳細的分析起來。
“另外臣剛才曾說過要向明軍發起反擊,可大清現在的兵力不足以反擊明軍。但是棄守遼陽和沈陽后就不一樣了,沒有了防守的壓力,大清的鐵騎將來去自如。”
“就像洪承疇所說的一樣,明軍攻下遼東容易,守住遼東難。義州和廣寧北面就是草原,那里的長城早已被破壞,騎兵可以輕而易舉地兵臨城下。”
“沈陽就更不必多說了,北面是草原,東面是咱們大清的龍興之地赫圖阿拉!”
“明軍入駐后,會遇到兩面受敵的情況。”
“所以...若想止住當前的頹勢,只能以退為進!”
聽完范文程的分析,多爾袞想了很久很久。
他不敢貿然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