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劉旭霞爺爺的爺爺,年輕的時候還是大清時代。
她們這一支劉姓,大約是漢朝時期的胡人,歸順漢朝之后,被漢武賜姓為劉。
后來,這支劉姓與漢民通婚,加入了民族大融合的序列之中。
劉旭霞祖輩生活在東北、內蒙一帶,雖然有一些大的遷徙,但血脈傳承的大體情況,還是知道的。
到了爺爺的爺爺這一輩,劉家人在劉家堡生活了近百年了。
為了生活,劉姓族人有一批去了遠東北謀生。
他們離開了劉家堡,越過了黑龍河,來到也就是現在的托克共和國境內的布拉申斯克市,那時候還不屬于托克共和國,更不屬于什么沙羅什帝國,那時候這個地方還叫海南泡。
劉姓族人在海南泡伐木,采藥,把這個大清的小鎮建設成為一座漂亮繁華的小城市。
直到有一天,1900年,爆發了史上恥辱的事件之一——海南泡大屠殺。
羅什人與大清的戰爭中搶奪了海南泡,并進行了人口清理計劃。
五六千海南泡的大清子民,被沙羅什軍隊圍趕下河,從三個方向圍堵,讓他們滾回去。
當然,劉姓族人沒有一個逃得過,全部在這些子民之中。
整個趕河的行動,沿途走了20里路,走不動的老弱婦孺,就地槍殺,管殺不管埋。
最終,五六千大清子民被趕下了寬闊的黑龍河里,淹的淹死,不下河的被槍殺,下了河的也被射擊。
整個河面上,漂滿了大清子民的尸體,河水都被鮮血染紅,一片人間地獄的慘象。
只有少數人體力好,運氣好,躲過了河水的翻卷,子彈的射擊,游到了對岸,安全進入大清的絕對管轄區域。
這里面,劉氏族人上下一百口,老人、孩子、婦女,只有一人活了下來,他叫劉輝——便是劉旭霞爺爺的爺爺。
劉輝和少數幸存者離開黑龍河,在離河邊不到十五分里的地方,回到了劉家堡落了戶。
劉輝娶妻生子,人丁興旺,不知不覺,便是百多年過了。
百多年的時間里,劉家堡依舊逃不過各種災難,比如日人的入侵,比如大戰爭,比如大浩劫,比如下崗潮什么,再遇到滑雪場建設,劉家堡被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