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sa>
波蘭與流亡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領導人西蒙.彼得留拉在1920年4月21日簽訂《華沙條約》。代表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彼得留拉連同一些烏克蘭部隊在敗于布爾什維克人后逃到波蘭尋求庇護,他僅能控制鄰近波蘭國境的小片地區。根據彼得留拉與波蘇斯基的協議,彼得留拉同意波蘭對西烏克蘭的領土要求,波烏兩國未來以茲不魯克河為兩國之間的國界。彼得留拉得到波蘭承諾烏克蘭的獨立,波蘭會提供軍事上的支援協助他的政府返回基輔。
兩人即時面對本土的反對聲音。波蘇斯基受到國內的國家民主黨人強烈反對,他們反對烏克蘭獨立。彼得留拉也因為與波蘭結盟及放棄了西烏克蘭而被許多烏克蘭政客抨擊。
與彼得留拉的聯盟使戰役開始時有1萬5千親波蘭的烏克蘭部隊參戰,在戰爭中,經過招兵及吸納從蘇俄部隊脫離的逃兵后,增至3萬5千人。
可是到最后,這支兵力并不足以實現彼得留拉尋求烏克蘭獨立的心愿,或是波蘇斯基渴望他的iedzymorze聯盟擁有烏克蘭盟邦的夢想。
1920年初,蘇俄紅軍已經擊敗了白軍,鄧尼金失敗了,又與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簽訂和約。波蘭前線變成蘇俄紅軍最重視的戰場,蘇俄加強投入資源及部隊到那里。1920年1月,蘇俄紅軍在別列津納河附近及白俄羅斯開始集結70萬人。
在波軍展開基輔攻勢時,蘇俄紅軍的西南方面軍約有82847人,包括28568前線部隊。波軍兵力估計有12000至52000人。
當蘇方在1920年中反攻時,形勢已經改變,蘇方有約79萬人,至少比波軍多5萬人;圖哈切夫斯基估計自己有16萬可隨時作戰的部隊;波蘇斯基估計敵軍有20至22萬人。
在1920年內,將近80萬蘇俄紅軍人員被投進對波蘭的戰爭,其中40萬2千人派往西方面軍,而35萬5千人派往西南方面軍。西方面軍有38萬2千人,而西南方面軍有28萬3千人。
波蘭部隊從1918年的約10萬人增至1920年初的逾50萬人。1920年8月,波蘭陸軍共有737,767人,一半在前線。扣除蘇方的人員損失,波蘇兩軍在人數上相若,到了華沙戰役時,波軍可能在人數及后勤上輕微占優。
蘇俄最高當局計劃在4月下旬或5月發動新攻勢。波蘭已經發覺蘇方正預備新攻勢,波蘭方面決定先發制人。1920年的基輔攻勢是為了打敗波軍南翼的蘇俄紅軍,及在烏克蘭扶植親波蘭的彼得留拉政府。
4月24日,波蘭展開其主要攻勢“基輔行動”,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國,成為波蘇斯基計劃中的聯盟一員。波蘭第三軍團輕易地打敗烏克蘭的蘇俄紅軍,不過后者損失輕微。波烏聯軍在5月7日進占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