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1914年12月23日,袁世凱在天壇舉行祀天禮。
12月28日,約法會議通過《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改為十年并可連任,繼任人由現任總統推薦。
“快了。”當得知這個消息后,王恒岳莫名其妙的說了一句。
“袁政府正式照會日、英兩國,聲明取消戰區,請撤退英、日軍隊,日本仍不撤兵。次后,日本向袁世凱遞交‘二十一條’。”
“袁世凱不容易啊。”王恒岳又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句:“內憂外患,他又要盡力維護中國的權利,誰坐到那張位置上都不容易。”
說著,站起了身:“走,帶兩個位置,換上便裝,到外面透透氣去。”
樂山已經發展的頗有規模了。王恒岳始終鼓勵商人經商,尤其是在王恒岳的名望越來越大之后,來樂山的商人也越來越多。
王恒岳穿著便裝,也沒有認得這就是聲名赫赫的川南鎮守使,這樣也好,少了許多麻煩。
找了間酒樓隨便坐了下來,要了幾個簡單酒菜,王恒岳也不說話,只是在酒樓里四處打量著。
客人挺多,大家嘴里議論的大多是最近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
其實,1914年對于袁世凱政府來說,本來應該是個好年頭,世界大戰爆發,歐洲列強忙于戰事,生產停頓,軍需增加,給了中國的民族資本大發展的機會。自清末新政以來的制度動力,終于在此時使上了力氣,促進了資本的發展,導致國家經濟狀況趨于好轉。在政治上,袁世凱掃平國民黨之后,經過一年多的整頓,雖然在政敵來看,政治獨裁色彩加濃了很多,國會停擺,民主失蹤,袁世凱的權力,幾近于皇帝。但是政局卻穩定下來,從新政延續下來的現代化變革,正在穩步進行,司法和文官制度改革,逐漸走向正規,至少規章已經定出來了。整個局面,用很多政界人士的話來說,就是“國是初定”。唯一的陰影,就是日本趁火打劫,占了青島和膠濟鐵路。
進入1915年,這個陰影迅速擴大,變成滿天的黑云,回國述職歸來的日本公使日置益,徑直見了袁世凱,提出了二十一條。嚴格地說,就是要跟中國新簽一個中日關系的條約。這條約共有五號,二十一款,因此人稱二十一條。
其內容概括起來,大體上就是:一,要中國承認日本搶占的青島和山東的權益。二,要中國承認日本在南滿和東蒙具有特權,日本人可以自由移民這些地區,中國政府在此地區如有任何涉外舉措,必須事先跟日本商議;上述地區需聘日本顧問。三,漢冶萍公司中日合辦,但由日本支配。四,中國的所有沿海港灣島嶼,不許讓與和租借他國[意思是除日本以外]。最厲害的是最后一款,即所謂第五號,要中國中央政府聘用日本顧問,地方警察聘用日本人,中日合辦。中**隊要采買日本軍械,由中日合辦軍工廠,采買日本原料。中國將長江流域幾條鐵路干線的筑路權,許給日本。承認日本在福建的特權,任何涉外舉措,要跟日本商議,等等。
最先看到二十一條的中國人,是袁世凱。這樣一個要將中國一口吞下的最后通牒式的要求,在日本方面,僅僅把他們的公使召回國內,然后由返任的公使日置益晉見中國國家元首,直接把文件遞給袁世凱,連個特使都不屑于派。這種違反外交常規之舉,跟二十一條的條文口吻一樣,體現了日本對中國的極度輕蔑和蠻橫霸道。拿到文件,一夜沒有睡覺的袁世凱,翻來覆去地看了又看,逐條批閱。茲事體大,第二天一早,找來當時的外交總長孫寶琦、次長曹汝霖和總統府秘書長梁士詒等人,一起商議。
一夜未眠的袁世凱,看來一點都不糊涂,他明白,這二十一條,是日本人想借歐洲列強忙于戰事,無暇東顧之機,一口吞掉中國。顯然,面對這樣赤裸裸的威脅,袁世凱也沒有什么好辦法應對,只是安排外務部跟日本周旋,并且特意交代,第五號萬萬不能答應,最好連談都不要談。
看當時談判的記錄,整個二十一條的中日談判過程,就中國方面而,所有的策略,就是一個字,“拖”,以拖待變在每一個細節上!
中國首席代表陸徵祥都和顏悅色地跟日本人糾纏,盡量把話題扯遠,讓問題復雜化。
中國人的另一個招數,就是用神不知鬼不覺的方式,把消息傳布出去,讓英美知道,借英美的力量,抵制日本人的“獨吞”,這屬于傳統的“以夷制夷”老法子。這種法子,由于在清末用得太多,事先日本人就有所預防,在交涉伊始,就“非常認真”地要求中國政府方面,對有關二十一條的談判嚴格保密,威脅一旦消息走漏,后果將非常嚴重。
為了防止消息走漏,日本代表甚至非常強硬地堅持中國方面只能由外交總長和次長出席,頂多帶一個秘書,因為當時的外交總長為孫寶琦,次長為曹汝霖,一個是前清官僚,一個是留日學生,向有親日之名。顧維鈞認為,這意味著把中國方面有英美背景的人員排除在外,無法參加談判。
然而,袁世凱也不是省油的燈,在交涉開始之前,就把外務總長換成了歐美背景的陸徵祥,而陸徵祥在每次會談之后,都會在外務部召開小型會議,時任外務部參事的顧維鈞,因此得以隨時了解談判的動向。
保不住密的中國人,這一次把自己的“毛病”當成了武器,發揮到了極致。盡管日本人再三施加壓力,嚴重警告中國人不許對外走漏消息,但是消息還是在第一時間傳遍了世界。據中國駐英公使施肇基的電報,日本人1915年1月18日提出二十一條,最遲到2月13日,英國《泰晤士報》有關二十一條的社論就已經出籠。
袁世凱做的種種努力,普通的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尤其是袁世凱故意泄露出來的“二十一條”,卻反而成為了一些人利用其攻擊袁世凱的“證據”!
就連樂山也不例外。
酒樓里到處都是評論“二十一條”,攻擊袁世凱和其政府的議論。說到氣憤處,還有人忍不住拍著桌子大罵。
也還好就是在樂山,換個別的地方,也許已經被當成亂黨抓起來了!
“一個二十一條,要把袁世凱毀了大半啊。”王恒岳低聲說道。
就在此時,隔壁一桌卻忽然響起了一陣歡笑聲,和酒樓里的氣氛格格不入。
那一桌上有四個人,穿著打扮和中國人一般無二,坐在那里本來挺安靜的,只是喝酒低聲交談,可是這一張嘴,便全都露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