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一片驚呼,半信半疑。
“鎮守使還會看天象嗎?”
“當然,當年諸葛丞相可不也會?鎮守使怕是天上星宿下凡知道天象有什么奇怪的?”
一片議論紛紛不過這個時候的民眾,還并沒有把水災當成太大的一回事……
“恒帥,有個姓陳的老汛來了,他說他略知一些抗洪辦法。”
“哦快請,不,我親自出去接!、。王恒岳急忙整了一下軍裝,親自走了出去,把那個陳老漢迎了進來。
“老人家,快請坐。”王恒岳恭恭敬敬地道。
“不敢,不敢。”陳老漢長那么大都沒有見過王恒岳這樣大的官,有些慌張。
王恒岳急忙安慰幾句:“老人家,你有擒洪的辦法嗎?”
“也談不上辦法,只是我祖上做過幾任治水的小官,也略傳下來一些辦法。”陳老漢見王恒岳非常客氣,也放下了心,打開了話匣子說道:“一是用水則碑。從宜昌到重慶段有枯水題刻群十一處,分左右水則碑。水位標記左水則碑記錄歷年最高水位,右水則碑則記錄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按規定水位在一劃上下時,無論高田低田都不會受災:超過二劃…,極低田地受災:超過三劃,低田受災,超過七劃,極高的田地也會受災。”
“還有呢?”王恒岳聽的非常仔細。
陳老漢清了清嗓子:“其二,測水法即以測土方之法,移而測水。具體做法是先在一個鬧口,量好其深、闊尺寸,計算一秒能流過多少水,再算出一晝夜流出多少水這就可以得出水流量了,大人,這樣算法一絲一毫也都不會出錯。”
王恒岳心中大是驚嘆,古人居然居然精妙的測量辦法?又繼續聽陳老漢說道:“然后就是水報,水報和“兵報,同樣都是緊要的加急快報,這種汛情傳遞其緊急程比兵報更加快捷。在長江上游到下游的堤岸都備上報汛的“塘馬。。當上游地區降暴雨河水陡漲時遂將水警書于黃絹遣人急送下游,快馬迅馳,通知下游加固堤防、疏散人口。這種水報屬接力式站站相傳,沿河縣份皆要好備良馬同時還備視力佳者登高觀測,一俟水報馬到,即通知馬夫接應,逐縣傳到下游為止。而且塘馬也有極大講究在內。”
“請賜教!”王恒岳認真地說道。
陳老漢很快接口回道:“塘馬一晝夜必須能夠迅奔五里以上,要比洪水還要快!”
“比洪水還要快?”王恒岳怔了一下。
“不錯,這是從明朝就開始的死規定!”陳老漢點了點頭:“而且,傳水報的馬在危急時踩死人可以不償命。最后就是羊報,也和兵報同樣緊要,不,緊急程比兵報更危急。根據歷史上洪水水位情況刻有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預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碼漲一丈。
當測得險情時“羊報。便迅速帶著干糧和“水簽。,坐上“羊舟”用繩索把自己固定好,隨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擲水簽通知。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通常在緩流處接應水簽通知,并根據水簽提供的水險程,迅速做好抗洪、搶險、救災等各項準備工作。
“羊舟,很獨特,宅用大羊皮曬干縫合而成,浸以青麻油,使之密不透水,充氣后可浮水面上不易下沉,頗似皮筏。不志”
說到這,陳老漢的神情有些暗淡:“羊報的工作十分重要,但是也十分危險。往往羊報被搶救上岸后,有的早已餓死、撞死或溺死,幸存者可謂九死一生!”。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