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是二月里,可整個京城依舊處于冰天雪地之中。若是擱在往年,哪怕已經出了正月,這個時候的京城通常也未曾走出節日的氛圍。可惜今年卻是個例外。
前有暴雪,后有地震,仿佛老天爺鐵了心要跟京城老百姓作對似的,眼瞅著地震過去了,沒等松一口氣,漫天飛雪再度降臨,連著七八天竟連半點兒陽光都看不到。
會試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可就眼前這情形來看,只怕就算到了二月十五那一日,天公依然不會作美。更要命的是,依著慣例,考場里多半只會給個小炭盆,且木炭的數量肯定不會太多。
周蕓蕓又開始犯愁了。
說她矯情也好,或者干脆就是兩輩子都沒吃過太多的苦頭,反正若是叫她在這個天氣參加科舉,甭管最終的成績如何,考完大病一場是肯定的。這要是自家沒人參加倒也罷了,她原就不是那等喜歡多管閑事的人,可這不是……
可是,但凡她所能想到的,并且以這個年代的科技能夠做出來的東西,她都早早的叫周家阿奶準備去了。
譬如,各類羽絨制品。
再譬如,羊絨制品等等。
周家阿奶還格外有創意的衍生了很多產品,反正從頭到尾、從里到外全部都有,且早些日子就往孟家送了許多。
當然,周家阿奶和祁家大少爺也沒少在這里頭狠撈一筆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可問題來了,有道是衣食住行,這衣裳和被褥都妥當了,行就不必了,會試比鄉試可嚴苛多了,老實擱屋里待著就成,連去糞號都得叫人領著。如今,細算下來,如今最大的麻煩卻是“食”了。
去年鄉試時,因著是在八月里,秋老虎當頭之時,周蕓蕓準備了很多消暑茶飲以及比較不容易餿掉的壽司,讓孟謹元很是舒坦的通過了鄉試。
如果說,鄉試最難的是天氣炎熱,以及吃食餿臭,那么會試則剛好相反。
本朝的會試也是連考三場,頭一天晌午后進入考場,次日考一整個白天,第三日大清早就能出來了。之后便可在自家或者客棧休息一整日,待又一日后才再度進入考場,進行第二輪考試。
從時間上來說,挺充裕的。可考生到底要在考場里待上一天兩夜,第三日清晨的早飯倒是沒必要考慮在內,左右人都出來了,也不差這么一頓。可前頭呢?會試倒是不怕吃喝餿臭了,怕的是喝了冷茶吃了冷飯后鬧肚子。
旁人是不知曉,就周蕓蕓而,吃得差倒還能忍受,可要是叫她在數九寒天里吃下冰冷的飯食,回頭一準跑茅廁。這要是單就一頓也就忍忍了,可這是要考三場,前后算在一起,每場考試至少要用四頓飯。
冷茶,冷飯,再加上僅僅只有一個小炭盆的號舍……
愁死個人呢!
后宅里,周蕓蕓愁得連點心都少吃了兩塊,偏前頭院子里,包括孟謹元在內的四人全都是心大的主兒,半點兒都不擔心會考的事兒。
說起來,前些日子周家阿奶叫大金送來了不少衣物,除了幾樣做得格外精美奢華的是送到后宅去的,旁的多半都留在了前院。
周家阿奶本就不是什么小氣的人,且她來孟家的次數多了,也是見過如今借住在孟家的那三人。這旁的也就罷了,那三人都是舉人老爺卻是事實,阿奶多有眼力勁兒,哪怕只是為了全自家孫女婿的顏面,也一定會對那三人上心的。
上心的結果就是,但凡孟謹元有的東西,另三人一并全都有。
也虧得他們四人身量差不多,再說冬日里的衣裳,就算做得略微有些不合身,亦沒有太大關系。橫豎試穿之后,他們皆很滿意,對于通過會試也又多了幾分自信。
一群心大的主兒只抓緊最后幾日時間刻苦用功,而后宅里,經過數日的苦思冥想,周蕓蕓終于琢磨出了一個能叫人隨時吃上熱飯熱菜的好辦法。
她深以為,阿奶一定會喜歡她的新點子。
……
身為一個廚子,很難不去關注一些跟烹飪有關的新聞,且周蕓蕓上輩子雖談不上富裕,可到底早已脫離了溫飽線。加上她本身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主兒,素日里也很是愿意把錢花在新鮮玩意兒上頭。
譬如,城東剛開了一家新店。再如,超市里上架了一款全新口味的方便面。
反正只要價格不是太離譜,并且還是她從未體驗過的,她都愿意去試一試。也是因為這樣,她曾經一度品嘗了不少口味各異的自加熱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