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婆媳很是有些回不過神來,就算她們先前打算好了要趁機將自家的大肥豬推銷出去,可一見周家這副急吼吼的態度,難免會愣一下。
周蕓蕓見她們不答話,好道是認錯人了:“難不成是我記岔了?三堂嫂!”
秀娘從自個兒那屋里出來,剛想問怎的了,就看到了來人,當下又驚又喜的道:“阿娘,大嫂,你們咋來了?來來,快進來坐呢。”
盡管昨個兒才剛見過面,能再見一回娘家人,秀娘還是很高興的。及至見到娘家人趕著豬過來,秀娘才面露詫異,遲疑的道:“這、這是咋了?”
“這不是……過年那會兒,瞅著這豬還沒長成,就沒舍得殺掉。這不是聽說周家時不時的會收吃的用的,我就想著……那個,蕓蕓是罷?我家的豬可好了,真的。”秀娘她娘努力解釋了兩句,可興許是多少有些忐忑,這話說的很是沒底氣,總覺得自己這么做會給閨女惹麻煩。
周蕓蕓倒不在意,于她而,收哪家的東西都一個樣兒。再說了,周家和王家盡管先前多少有些不對付,可甭管怎么說,姻親就是姻親,比不上族人那也比同村人更親近些。況且,大伯娘是惹人嫌了些,可秀娘這個堂嫂還是挺靠得住的。
當下,周蕓蕓便笑道:“這不是正好嗎?我先前還想著去哪兒收一些肉來,可巧嬸子就給送來了。我妹子已經去喚村里的屠夫了,到時候叫他稱一稱,再收拾干凈了,咱們中午就吃大肉飯。”
“好,好。”王家婆媳這下高興了,忙將手里裝了半筐雞蛋的籃子遞了過去,“這是自家雞下的蛋,不算啥,權當給你們添個菜。”
“先進屋再說罷。”周蕓蕓并不接雞蛋,她想著,興許是王家那頭擔心自家閨女剛出嫁吃不慣東西,這才特地送過來了,既如此還是叫秀娘收著比較好。當然,要是秀娘回頭自個兒愿意拿出來給家里人加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待幾人進了堂屋沒多久,三囡就把王屠夫給帶來了,一起過來的還有屠夫娘子。
王屠夫力氣大,殺豬的活兒干了有十來年了,加上多半的豬都被豢在豬圈里,早已被養廢了,他一人倒還算忙得過來。屠夫娘子則是待會兒幫他燙豬毛等等,打下手來的。因此,周家這邊只需要多燒點兒水就可以了。
周蕓蕓讓秀娘去招呼她娘家人,自個兒和三囡則去灶間燒水,這檔口大伯娘回來了。
“喲,殺豬呢?秀娘!秀娘你不來幫忙傻待在屋里作甚?趕緊的,別總是犯懶!”大伯娘并不知曉家里來了客人,至于送豬的人是誰,她就更不關心了,也因此等秀娘并她娘家阿娘和大嫂從堂屋出來時,大伯娘的臉色那叫一個精彩紛呈。
王家婆媳面色相當不好看,只是礙于在旁人家做客,自然不會說出來,只索性站在周家堂屋廊下,冷冷的望著周家大伯娘。偏大伯娘臉皮厚實,況且當婆母的喚兒媳婦兒出來干活也是尋常事兒,并不算啥。因此,在短暫的尷尬之后,她索性拉著秀娘一道兒去生火燒水了。
見她這般,周蕓蕓和三囡皆面面相覷,三囡一個沒忍住脫口而出:“大伯娘自個兒尋活兒做了?”被周蕓蕓瞪了一眼才趕緊改口道,“嗯嗯,大伯娘還是很勤快的。”
周蕓蕓幾乎無以對,只能輕推了推三囡,小聲的道:“去我房里拿些糕點果子來。”
三囡立馬起身往周蕓蕓房里跑去,不多會兒就捧了一堆吃食過來。
雖說家里來了客人還殺豬似有些不太合適,不過顯然王家婆媳倒不是很介意,真要說的話,她們估計更介意周家大伯娘處處彰顯自己的婆母身份,絲毫看不出說親前曾對王家的承諾。
事實上,這個時候大伯娘早已開始后悔了,要是再給她一次機會,她才不會讓二山子娶秀娘。先前,她打算得極好,想著都是一家出來的,侄女剛嫁過來還沒立住,鐵定要跟她這個姑姑并婆母一條心。結果呢?
啊呸!
大伯娘只覺得愈發糟心了,等燒了一鍋水端出來時,恰好叫她瞧見王家婆媳倆正坐在堂屋里吃著周家的點心,一個沒忍住就抱怨開了:“八竿子打不著的你那么殷勤,對自家人倒是刻薄!”
她說這話時,聲音放得極輕,想著隔了那么十來步的距離,鐵定沒人聽到。結果,不幸的是,她正好站在風口上,那話直接就隨風吹進了堂屋里,不單王家婆媳聽到了,周蕓蕓和三囡也聽到了。
三囡似是想開口辯解一下,畢竟糕點果子是她拿過來的,見狀,周蕓蕓趕緊抓了一塊杏仁糕塞進三囡嘴里,成功的叫她把話給咽了下去。其實,這回卻是周蕓蕓多心了,畢竟尋常人都看得出來三囡這人傻乎乎的沒啥心眼,加上年歲也小,就算真的說話沒留神,身為長輩也不會跟她一般見識。
當然,最最關鍵的是,有周家大伯娘這么個靶子立在跟前,王家婆媳還真不會在意三囡說了啥。就是她倆回了王家后會說甚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等外頭的豬都收拾利索了,也已經到了臨近晌午時分。周蕓蕓叫三囡去灶間幫忙,自個兒則去問了王屠夫具體斤兩,以收整豬的方式算了錢,當然也沒往付給王屠夫殺豬錢。
大青山這一帶,收豬一般就兩種方式。一種是收整豬,也就是周家一般選擇的方式。另一種則是按著零碎的方式收,譬如兩扇大肋排算多少錢,豬蹄又算多少,豬下水等等……不過,要是以后一種算法來收豬,那就得叫賣家收拾利索了,分開售賣。
總的來說,兩種的差距也不算大,周蕓蕓想著到底是親戚家,且人家還特地大老遠的將豬趕來,便在結算了價錢后,又特地拿了兩斤玉米面添上。這年頭的糧食算是挺體面的禮物,適用于所有場合,哪怕去喝喜酒送米面也是無妨的。而擱在周家,送粗糧簡直就成了習慣,只因后院里還堆著不老少,且周家人如今壓根就不吃粗糧。
哪知道,見周蕓蕓這般,大伯娘又有些不樂意,好在當著王家婆媳的面她甚么都沒說,就是開開心心的將王家送來的那半籃子雞蛋拎走了。周蕓蕓起初還道是她拿去灶間添菜用了,及至午飯都上桌了,也沒看到雞蛋后,才不得不承認她又看錯大伯娘了。
只是十幾個雞蛋罷了,周蕓蕓并不在意,秀娘卻是氣了一場。想也是,今個兒就算真要留下雞蛋,那也該是由她留著,畢竟那是她娘和嫂子送來的。不然,直接拿來吃了也成,沒的既不吃也不給她,哪怕是娘家的姑侄倆,也沒有這般不講究的。
雖說才嫁過來幾日,可秀娘已經很清楚自家姑姑兼婆母是個甚么的人,其他倒也罷了,那心簡直就是偏到了天邊去。這十來個雞蛋,周家其他人興許看不上,可落到了她姑姑手里,絕對沒了旁人的份兒,一準偷偷煮好了給三山子吃。
問題是,憑甚么慣著她?
“我瞧著這菜興許不夠,我再去煎幾個雞蛋罷。”秀娘說著便起身去了外頭,徑直去她姑姑房里連籃子一道兒拿出來放到了灶間,數著人頭煎了雞蛋,剩余的她也沒還回去,而是仍舊放在灶間,琢磨著晚上在吃一頓蛋羹湯,哪怕自個兒只能分到一點兒,也好過于一口都嘗不到。
秀娘的心思很好猜,她的脾氣更是直接,哪怕外表看著軟乎乎的,內里還真就跟她姑姑類似。偏生,人家腦子好使,做事兒也圓滑,小嘴兒更是甜得很,以往未出閣時在王家受寵也就罷了,如今才嫁到周家幾日,上上下下除了她姑姑外,就沒人說她不好的。連周蕓蕓都不得不承認,先前估量出錯,人家秀娘除了沒下地干活外,旁的家務活兒樣樣拿得出手,每日吃完飯還搶著收拾桌子洗碗筷呢。
這不,先前大伯娘的一番作為落在周家、王家人眼里已是落了下乘,如今被秀娘這么橫插一杠子,除了大伯娘相當不樂意外,其他人倒是心情不錯。
事實上,大伯娘已經不是相當不樂意了,而是恨不得掐死這個娘家侄女。
等晚間周家眾人陸續回家后,大伯娘頭一件事兒就是將二山子拉到一邊可勁兒的教訓道:“回去好生管教一下你媳婦兒,好歹得叫她知道甚么叫做孝順!我先不說旁的,單她那樣子我就看不慣,你要是沒法管教她,我替你管!”
二山子被弄得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怎么的就忽然惹來了這么一通抱怨,偏他還不好直接跟他娘杠上,只得先敷衍了點了點頭,打算含糊過去,回頭再慢慢詢問出了甚么事兒。大伯娘雖有著一肚子的不滿,卻也沒法子逼迫二山子當場對新進門的媳婦兒發難,只得又叮囑了幾句后,暫且放了手。
只是,很快大伯娘就沒心思盯著秀娘了。
這天晚間吃飯時,沉寂了很久的大堂嫂終于向周家眾人宣布了她懷孕的消息。彼時,她懷孕已滿三個月,只是她原本身形略有些消瘦,加上如今剛開春不久,穿的還是厚衣裳或者夾襖,除了偶然間知曉這事兒的周蕓蕓外,其他人還真就沒有發現。
對于周家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大喜事兒。
別看周家人丁興旺,可再往下一代的小輩兒卻還是一個都沒有。要知道,大堂嫂和二堂嫂幾乎是前后腳進門的,如今已經有兩年了,卻一直都沒有喜信傳來,哪怕家里人沒一個催促的,她倆這心里也有些不好受。尤其是大堂嫂,身為長房長媳婦兒,她身上的擔子比任何人都要來得重。
幸好,好事多磨,如今總算有了喜信。
周家阿奶最在意的就是多子多孫了,如今聽說了這喜信,立馬往后頭跑了一趟,回頭就給了長孫媳婦兒一個小銀錠,只道:“從今個兒起到你生下娃兒,你就不用干粗活重活了。這二兩銀子你收著,想吃口啥叫大山給你買。記著,是獨給你的,不用給旁人。”
最后那句不用給旁人,雖不曾指名道姓,可說的是誰……反正在場的人都知道。
且周家阿奶在說完這話之后,又特地宣布:“以前咱們家沒啥錢,如今既是寬裕了,那往后都照這個辦。但凡懷了孩子,我就給二兩銀子,想吃口啥都成。等回頭孩子生出來了,我再給二兩,那是獨給孩子的,甭管是買襁褓啥的,都成,我不管你們把錢咋花。”
這話一出,周家幾個女眷都兩眼放光,尤其是秀娘。
其實,比起周家這邊,王家才是真的會生。旁的不說,老周家第三代也就十人,可王家那頭的第三代卻是有二十多個。當然,有些嫁出去了,有些則壓根就沒養大,可甭管怎么說,秀娘覺得她肯定比大嫂更能生。
就算是為了那四兩銀子,她也要生生生!!
不止秀娘,二堂嫂也是一樣的想法,且相對而,她更為著急一些。這倒也沒錯,畢竟秀娘她們才進門幾日,她卻是進門兩年了,怎么可能不著急呢?尤其這年頭都講究一個多子多福,孩子生的多了,家里頭才熱鬧,更別提還有周家阿奶的獎勵制度,就跟秀娘似的,哪怕是為了銀子,也要生!
如今的周家成了大青山一帶出了名兒的殷實人家,尤其在周家阿奶任性的表示,叫家里人再留意一下村子或者附近有沒有出售水田的人家后,更是叫人愈發羨慕上了。要知道,評價一戶農家是否有錢,田產和牲口的數量尤為關鍵。
周家有一百多畝水田,有五輛牛車,還有幾十只豬、上百只雞鴨鵝等等,雖說后頭那些都是屬于二房的私產,問題是外人沒法分得那么詳細,二房也從不跟人解釋這些,左右有阿奶在,是誰的就是誰的。三房這頭也不擔心,大金有一手能耐的爆米花手藝,哪怕他不想干這一行了,大不了改成賣爆米花機,有一門手藝在,就不用擔心被餓死。偏周蕓蕓還嫌不夠,偷偷的告訴大金,還有一種好玩意兒可以慢慢琢磨琢磨,要是真弄成了,保準比爆米花還受歡迎。
棉花糖機。
周蕓蕓當然沒說的那么直白,她只是循循善誘的將大金引導過去。只是,因著她本人對于這些機械真心不精通,只依稀記得棉花糖機好像是用腳踏的,便將自己知曉的都告訴了大金,還拿他先前用剩下的紙筆畫了幾張格外抽象的簡易圖。
基本上,按著周蕓蕓那種畫法,就算拿到她上輩子估計也極少有人能看得懂。話雖如此,有圖有方向總歸要比沒頭蒼蠅那般瞎蹦跶好,大金如獲至寶一般的收了起來,決定得閑了好生研究研究。
只是如此一來,二房三房是越來越忙活了,自然愈發的襯著大房的閑了。
大堂嫂倒是淡定了,她如今都已經懷孕三個月了,自然不可能再尋活計來做。素日里,她只需要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輕易不會出門去,就算得閑了也不過拿著針線做些小孩子的襁褓、襖子、被褥等等,端的是輕松自在。
秀娘也沒啥想法,頂多就是背地里使勁兒好叫自己早日懷上,另外則是變著法子的氣她姑姑,努力保住小家里的所有銀子。
這還真不是秀娘多心了,而是大伯娘又缺銀子了。
算起來,離上次買筆墨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了,別看三山子沒啥天賦,可他本人還是極為勤奮用功的。上回大伯娘雖買了不少的筆墨,可到了這會兒,卻已經所剩無幾了。三山子并不是那種會主動討要東西的人,見好東西快用完了,他就換成次一等的東西,反正先前周家阿奶買了不少,加上三河和大金前后腳都放棄了,余下的那些自然都歸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