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聽到桃綠告饒:“好姐姐,我就是太熱了,想接點雨水涼快一下。”
“你小聲點,打擾到屋里的少爺和少夫人,有你好受的。”
“是是是……”
倆人說著話遠去了。
張居齡見顧晗聽的認真,問道:“她們都是你的丫頭嗎?”
妻子陪嫁的丫頭、婆子們眾多,他記不得幾個。
顧晗微微地笑了,說道:“是。
她們都是陪著我一起長大的。”
夏天的雨,來的快,去的也快。
半個時辰不到,雷雨就停了。
太陽依舊高高地掛在天上,溫度倒是降下去了一些。
下午申時左右,顧晞房里的大丫頭桃蕊過來了,進屋就屈身行禮:“見過六姑爺、六小姐。”
“起來吧。”
顧晗看了眼桃紅,讓她去衣柜里拿早已準備好的東西,兩匹素色薄棉緞、一匹方格團花蜀錦、一匹淺紅水仙色蟬翼紗、一對白玉鐲,兩支海棠春深點紅寶石簪,還有二百兩的銀票。
雖然都是顧晗的體已,但她也沒有打算避著張居齡,畢竟倆人是夫妻了……關于錢財,她花費了多少,都用在什么方面……還是會和他說一下的。
顧晗讓桃紅找一塊尋常的布把這些都包起來,和桃蕊一起送去竹亭。
臨走的時候,她還抓了一把八分的銀裸子給了桃蕊,“……好好伺候著你們小姐,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等倆人都走了,顧晗去看張居齡,他正坐在老檀木美人榻上看書,是她的李太白詩集。
倚靠著姜黃色繡纏枝紋大迎枕。
十分的安逸。
不知道為什么?
顧晗突然覺得沒有必要解釋她剛才的做法了……她的夫君很顯然地根本就沒有在意。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張居齡念了一首,伸手把妻子拉到了懷里,“李白的詩寫的真好。”
顧晗笑:“是呢。
我祖父說,我的父親也喜歡他的詩。”
她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親就死了。
他們從未見過面。
顧晗露出思念的表情,問張居齡:“夫君,你說,我父親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那么喜歡李太白詩的人,他不會差到哪里去吧。”
張居齡親親她的額頭:“我聽我父親說起過,岳父年少有才,去世的時候就是兩榜進士了。”
他很心疼茫然又帶著深沉惦記的妻子……顧景行去世后,她還被當成克星被人謾罵……
“是呢。”
顧晗第一次主動地偎依在他懷里:“我想著也是。
大伯父、三叔父都那么優秀,我父親肯定也是優秀的。”
天下做女兒的,都有一個父親是英雄的夢。
張居齡應是,摟著她一起讀李太白詩集。
夫妻倆細細的低語聲,殘留在廊檐處剩余雨水往下落的撲嗒聲,院中桂花樹上停駐了幾只喜鵲、時而的喳喳喳聲……匯制成了一曲優美的樂調。
歲月似乎特別的靜好。
次日。
顧晗去凌波苑給武氏請安的時候,沒看見顧昭,問起來才知道得了風寒。
顧晴略坐了坐,也回去了,說是要趕著去伺候妹妹。
“晴姐兒真是個好孩子。”
楊氏贊嘆道:“為了更好地照顧昭姐兒,竟然把她接了去,姐妹倆同住在玉清小筑……”
武氏笑了笑,她對嫡長孫女的表現是十分滿意的,“昨個夜里,晴姐兒過來了,和我說要親自教導昭姐兒規矩。
她們姐妹情深,這是很好的。”
顧晗卻和顧晞相視一笑,沒有接話。
顧昭落到顧晴的手里……她自求多福吧。
顧晗輕哼了一聲。
她前世就知道顧晴是個聰明的,嫁到定遠侯府后,一直沒生下嫡子……但世子爺王致遠卻對她一直都寵愛著,連姨娘都沒有納。
這份心計?
怎是平常人可以比擬的。
顧晗去了武氏的身邊,和她說起明日要回去固安的事情。
“滿打滿算的,還沒有住夠四天……”武氏嘆了一聲,“就不能多住些日子嗎?”
“祖母。”
顧晗拉著武氏的手:“咱們離的近,您想我了就給我寫信,我收到后就立馬坐馬車趕過來。
一個時辰不到,就能見到您。
這一次主要是和居齡一起的,他得回去讀書……下一次我自己來,就可以多住些日子陪陪你。”
“這孩子……”武氏笑起來:“瞧瞧她的一張嘴,明知道都是哄騙我的,我心里還偏就樂呵呵的。”
屋里的眾人都笑起來。
楊氏也說:“晗姐兒的氣色,真的好多了……臉上還有肉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孫氏笑起來:“是呢。
現在吃飯都比以前吃的多了。”
武氏驚喜地捏捏顧晗的小臉,“好好的養著,明年給外祖母抱個胖小子回來。”
顧晗不由地苦笑,還胖小子呢,她子女緣分薄……不知道能不能生養呢。
前世的時候就是,臨到死了,都沒有一男半女。
眾人見她低頭不說話了,也沒有多想,畢竟是剛嫁人不久,臉皮薄也是有的。
“母親,咱們晞姐兒過了年就虛歲十五了,也到了該定親的年紀……還得您老多操些心。”
孫氏想起一大早女孩兒的囑咐,和武氏說道:“晞姐兒生的好,媳婦兒想著要慎重些,找一個和她相匹配的。”
武氏點點頭,招手叫過羞紅臉的顧晞:“你別害羞。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都是正常的。”
她打量了一會兒顧晞,笑道:“美艷逼人,果然是長得好。
你放心,祖母一定給你找個可心的。”
顧晞屈身行禮:“謝謝祖母。”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