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了件秋香色小鳳尾褙子,白色月花裙,梳回心髻,用赤金蓮頭簪固定了。
人長得清秀美麗。
“小娃兒覺多,不妨事。”
武氏抬眼看向三兒媳楊氏,笑著說了一句。
楊氏原名楊真,庶女出身,嫁給顧景文后,生下一子顧暉、一女顧暇。
她的父親是閣老楊思遠,水漲船高,她在府里也沒人敢小覷。
“給祖母請安。”
兩孩子松開楊氏的手,跪下行大禮。
“好孩子。”
武氏喜歡孫子,讓丫頭把虎頭虎腦的顧暉領過來,好一陣親熱。
顧暇眼巴巴地看著哥哥,她也想和祖母說話。
楊氏似乎沒瞧見女孩兒的舉止,拉著她坐去了孫氏旁邊。
“暇姐兒又長高了。”
趙氏笑著開口,對楊氏的態度比對孫氏好多了。
孫氏點頭,“能吃能睡的,貪長個不長心眼。”
正說話間,顧臨從書房處走來,身后跟著顧景然和顧景文,暢快地:“昨夜下了場透雨,老農上半年的莊稼不愁豐收了。”
“你心操的挺寬。”
武氏揶揄丈夫。
顧臨哈哈大笑,坐在了武氏身旁。
他鬢角有些許白發了,精神卻好的很,雙目囧囧,威嚴十足。
眾人依次上前行禮。
顧臨擺手,讓起來說話。
顧景然兄弟倆上前和武氏說話。
兩人長的很像,都是瘦長的身材,前者偏儒雅些,后者則俊朗如玉。
顧臨叫過幾個孫子,仔細考了他們制藝,著重交待顧曙:“……鄉試近在咫尺,你在學堂上有什么不懂的就及時問。”
顧曙應是。
顧家的幾個孩子都在族里的學堂就讀,請的先生是翰林院的大儒。
“對了,過幾天我有一位小友要從荊州趕來家里做客,他也參加今年的鄉試,你好生招待著。”
顧臨端起盞碗,抿一口茶,和長子說話。
“父親放心。”
顧景然問道:“是那位十歲便中秀才的荊州神童張居齡嗎?”
顧臨自豪一笑:“是。
當年我任湖廣巡撫時見過他的考卷……小小年紀便見識深遠,是將相之才。”
顧晗一愣,張居齡要來了?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