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笑了笑,放下茶盞繼續道:“王爺為什么不說話?”
沈傲想了想,淡淡一笑,道:“楊大人是不是想說,西夏當今的天子圣明,所以才崇尚國學,才優待士人,可是當今天子之后該怎么辦是不是?”
楊振撫掌道:“王爺果然聰明伶俐,一句話便將楊某要說的說了出來。”
沈傲心里想,楊振有這個憂慮,倒是再正常不過,這里和大宋不同,大宋崇禮重儒是不可動搖的國策,任哪個天子即位,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這不但是因為傳統,更重要的是在于大宋已經形成了一個士人編制的巨大利益集團,這個集團之間固然有黨爭惡斗,可是一旦有人觸碰到他們的利益,一旦聯合起來,便是鐵板一塊,莫說是別人,便是大宋皇帝,也絕不可能改變這個現狀。
可是西夏不同,楊振為首的漢官雖然是這個政策的得益者,擺在他們面前的,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利益團體,蕃官集團,之所以楊振能夠得勢,依靠的是當今西夏國主李乾順對國學最堅定的支持。
可是李乾順之后呢?
楊振所憂慮的就是這個,人亡政息,這句話是恒古不變的道理,失去了李乾順,漢官就什么都不是。而當今的儲君人選中,越王顯然對國禮并沒有多少興致,反倒是依靠蕃官,以此來得到蕃官的鼎力支持。
沈傲呵呵一笑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楊大人想的倒是深遠。”
楊振搖頭道:“數千人身家性命,楊某不得不多多慮一些。越王無德,待他登基,莫說楊某身首異處,其他人也會落不到好下場。”
沈傲道:“可是這番話,楊大人為何要來尋小王說?”
楊振幽深地看了沈傲一眼,道:“有一樁天大的富貴,王爺敢取嗎。”
罷裸地看向沈傲,沈傲從楊振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緊張和決然。
沈傲深吸了口氣,立即明白了楊振的外之意,淡然一笑道:“天大的富貴,可是西夏國?”
楊振正色道:“我們西夏人常說的一句話,叫做:狄夷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也。若華夏無可取之君,則狄夷之良君亦可迎入。放在西夏,這句話也是如此,若國族無良君,可請良君取而代之。”
所謂狄夷之有君不若華夏之無也本是出自《論語》,只是后人的解釋不一,西夏士人這般解釋,宋人又是另一番解釋,可是楊振說出這句話,相當于是將沈傲當做了狄夷之有為君主,沈傲心里苦笑,想不到自己也有被人當做蠻夷的時候,天知道這楊振是罵他還是夸他。
沈傲深望楊振一眼,這時候卻沒有一口答應,一個人突然跑過來,讓你取而代之,取一樁天大的富貴,誰知道這楊振是不是受了越王或是李乾順的授意,前來試探的?
楊振道:“越王不能承受國器之重,王爺乃是西夏駙馬,便是說天子半子也不為過,若是王爺愿爭一爭,楊振與夏朝朝堂上袞袞諸公鼎力支持!”
見沈傲淡笑不,楊振的手心都濕了,這一席話說出來,自然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若是沈傲不同意或是傳揚出去,大禍頃刻之間就要臨頭,楊振見沈傲仍然不答,繼續道:“國族在西夏固然根深蒂固,王爺卻也并不是全然沒有勝算,放眼朝堂,已是遍布漢官,京畿五軍,除了兩支是越王心腹,另兩支由宮中節制,可是兵部尚書手里,也掌控著一支殿前禁衛,此外城中還有漢軍一支,也可依仗。天子與越王之間的嫌隙日深,兄弟反目也只是遲早的事,王爺只要在西夏多留一些時日,作壁上觀,大局可定。”
沈傲淡淡笑道:“本王要思量一下,楊大人能否給小王一點思考的時間?”
楊振氣得拍案而起,道:“老夫見王爺誅除金國皇子的作為,還以為王爺是果決之人;今日看來,也不過如此。既如此,楊某告辭,方才一席話,只當是戲!”
………………………………………………………………………………………………………………………………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