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第五百九十八章:什么東西
太師病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以至于愈演愈烈。這般的人物,突然就病倒了,讓人聽了都不敢信,主政了二十年,也被人厭惡了二十年,更被人巴結了二十年,怎么說病就病了?
其實在此前,大家就猜測,以蔡京的身體狀況,只怕也熬不了幾年。可是這個時候突然傳出消息,讓那些信誓旦旦的人都有些觸不及防。
一開始,只說是得了病,后來,大致都認為蔡京已經命不久矣了。據說昨天夜里,城中的幾個名醫都被叫了去,搖頭嘆息地出來,到了早上,宮里的御醫也去探了病,結果也是唏噓著出來。
先是臥病,接著是咳血,種種的流,大致都是如此,有人已經下了定論,太師肯定活不過今年。
正在不少人彈冠相慶的時候,奇跡卻發生了,大清早的,蔡府門口那頂小轎子風雨無阻穩穩當當地又停在了中門這邊,接著就有人看到幾個蔡府的人攙扶著蔡京出來,蔡京進了小轎子,徑往門下省那邊去。
門下省也傳出消息,說是蔡京仍舊在門下辦公,不過卻仍是咳嗽,一副病怏怏的樣子。后來有人傳出驚天動地的消息,太師丟棄在門下省的手帕里果然有血,是咳出來的。
立即有人梳理出了脈絡,太師這是回光返照,是在勉力支撐,他在的時候,尚被人欺負成這樣,若是他不在,還不知蔡家是個什么光景。所以他拼了老命,也要維持,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強撐著。這個時候,反而不能告病,反而不能致仕,騎虎難下,進來容易抽身難啊!
蔡府那邊,也有消息傳出,說是蔡家幾房分開,一路留在汴京,另一路直接坐了漕船,南下福建路回老家去。
這又是一件咨政局和坊間那邊一提的事,大家已經預感到,蔡京已經在為自己留后路了,在為蔡家做最后的盤算。
這個消息不脛而走,終究還是湮滅下去,因為此后幾天,蔡京仍舊撐著身子骨去門下省,蔡絳仍舊去兵部,雖說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伸腿,可是天天反復拿來說,也沒什么意思。
只是朝堂里的官員,此刻都已經開始謀劃,新黨那邊,要改換門庭。蔡京的門生,也都突然轉了性子,不管怎么說,大家都知道,蔡京一倒,就是清算的時候,現在再不未雨綢繆,這官就作不下去了。
朝廷和江湖差不多,最不缺的就是墻頭草,蔡京大把的大把的門生,紛紛上疏,俱新政弊端,對蔡京的國策大加抨擊。更有的,直接帶了禮物,往衛郡公、往祈國公、往沈傲的府邸去,頗有些賣身投靠的意思。
猜忌中的汴京并不見得有什么不同。唯一不一樣的,就是從前說話的人突然不說了,從前不敢說話的人卻有了底氣。新黨、舊黨,斗了幾十年,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個節骨眼,又要換一撥人了。
有的人還在流傳,說是幾個蔡京親近的門生去拜謁了衛郡公,蔡京在府里,嘔血三升,一下子人事不省。說的人玄乎,聽得人卻也信,自己的得力助手,突然一下子落井下石,莫說是蔡京,便是自個兒,也得嘔血不可。
可是嘔血歸嘔血,蔡京終究是沒死,仍舊掌握著大宋的中樞,門下省。
蓬萊郡王的府邸,每日都車馬如龍,拜謁的,問安的,遞名刺的都有,恬不知恥的人在名刺上具名門下走卒也是有的,更無賴的就寫:恩府門下走狗。
這種賣身投靠之人倒是不少,也不覺得有什么羞恥,事情都到了這個份上,還裝個什么裝?如今大宋真正說話有用的,還真是這位郡王爺,看看人家的聲勢,人家的威風,比那太師直甩三條街。
對這些人,沈傲只吩咐擋回去,也不說什么重話,他每日照常去武備學堂和鴻臚寺,其余的事,一概不管。倒是有人向他提及蔡京的事,他只是愕然一下,道:“太師原來病得這么重,若是有機會,小王倒是要去探望一下。”
說是探望,卻從不去動身,開玩笑,沈傲真去了,蔡京也不敢見他,說不準是個諸葛亮三氣周瑜,把人家活活氣死也不一定。
武備學堂這邊招募新校尉,聲勢比以前更大,好在沈傲不必事事親為去插手,都放手讓教官、博士們去運轉。倒是鴻臚寺,這幾日去得挺勤快。鴻臚寺那邊近來也是熱鬧,南洋諸國那邊的使節要照應,還有契丹人也是頻頻告急,請大宋這邊支援。支援是沒有的,精神鼓勵卻是不能少,對契丹使節的求見,沈傲決不推阻,一上來,便是對他好相慰,一下說:“請契丹國主放心,我大宋厲兵秣馬,早晚要北上。”
接著就沒下文了,至于如何北上,厲兵秣馬到什么時候,他是一概不提,就是說早晚,早是什么時候,晚是什么時候,也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