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第三百二十八章:殿試四
趙佶坐在金殿之上,看得并不清晰,此時見沈傲如此舉動,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一步步走下殿來,他酷愛繪畫,對這種新奇而又挑戰性極強的畫法很感興致,走至沈傲的案前,負著手目不轉睛地看著沈傲潑墨。
如此一來,有趙佶擋著,不少好畫的官員便看不到沈傲落筆了,許多人一時忘我,竟是忘了禮儀,一步步伸長著脖子慢慢挪步過來,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湊到了沈傲的案邊,而皇帝距離他們也不過一步之遙。
沈傲手腕輕動,一旦作起畫來便如行云流水,畫筆輕輕一個勾勒,一朵新鮮欲滴的梅花兒便嶄露出來,紙上的墨跡污穢此時便成了沈傲的枝干,成了一朵朵別致的梅花兒,明明是一團不規則的污漬,經由巧手輕輕一點,下一刻就變成了樹干,明明是一小點墨跡,下一刻就成了樹梢。
更令人驚奇的還不只這些,有人驚詫莫名地呼道:“布局新穎別致,如此畫法,竟還能布局,怪哉。”
眾人這才注意到,沈傲的布局并不零散,整幅畫層層疊疊,雖不渾厚,卻是勝在層次分明。
須知一幅畫,布局最為重要,不管是山水還是花鳥,若是布局不好,則畫筆再細膩,最終也只能算是失敗之作。
而這種潑墨的畫法,最大的難點不在變廢為寶,將污垢化為美麗的梅樹軀干、枝葉、花朵,而在于布局。
潑墨原本就是難以預料的,墨水潑下去,誰也不知污垢和墨跡會落在哪里,而作為一個畫師筆之前便要琢磨布局的構架問題,又如何能在污垢之中建立一個布局?
可是沈傲的畫,雖然只有一山一樹,梅樹在寒風凜冽中桀驁不屈,梅樹的背景是一條起伏的山巒,山巒上皚皚白雪,這一山一樹,其布局卻是疏而不減。
梅樹在前,山巒在后,枝葉、軀干都是背景,唯有綻放的梅花最為鮮明醒目。如此布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讓人一眼看畫,便先看到了梅花,其后才是枝葉、軀干,最后是山巒。
能在一片污垢殘漬中定下主次,迅速的做好布局,眾人也唯有贊嘆沈傲思維迅捷,眼力銳利,畫技精湛了。
趙佶情難自禁地道:“前唐時倒也有這種潑墨法流傳,只不過比起沈傲今日的潑墨來,是小巫見大巫了,好,好畫。”
潑墨之法,古已有之,相傳唐代王洽,以墨潑紙素,腳蹴手抹,隨其形狀為石、為云、為水,應手隨意,圖出云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讓人細不到墨污之跡。只不過潑墨法很難布局,只能追隨墨污的形狀作畫,因此這種畫法只能算是非主流,縱然手法再高明,可是作出的畫作在布局方面已有欠缺,又如何能作出佳作名篇?因此,這種畫技早已被人摒棄,不過是一些二三流畫師借以自娛罷了。
不過到了潑墨法演化到了后世,掌握布局的技巧逐漸開始掌握,沈傲在前世無所事事時,喜歡用潑墨法來作畫,既融匯了各代的潑墨技巧,自己融會貫通,也練就了自己的心得。
潑墨作畫,另一個難題在于下筆要快,墨潑下去,若是踟躕不決,則下筆墨水滲開,再要運筆,就很難有潑墨畫那種渾然天成的圓潤風格了。
這個難題又引出下一個難題,墨潑下去,又需要立即下筆,根本就沒有思索布局的時間,這就要求作畫者需要擁有極好的思維能力和眼力,而作為藝術大盜,這兩點本就是沈傲的主要生存技能之一,因而在短時間之內,他能迅速的作出分析判斷,隨即根據墨污構思好布局,立即落筆。
沈傲作畫,屬于那種前期不動筆,一旦動筆便一發不可收拾的人,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只片刻功夫,沈傲落筆,一幅梅花圖便已完成,左右四顧,才發現自己的身邊竟是里三圈外三圈圍滿了人。
正對面的是如癡如醉的趙佶,除此之外,官員自是不少,還有幾個方才參與彈劾沈傲的官員也位列其中,當所有人回過神,失禮的官員紛紛向趙佶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