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怎么死的?
這是霍青行在知曉自己的生母是丹陽郡主后,最想知道的事,關于他們上一輩的恩怨還有那些糾葛,他不想過問,他只想知道他的生母究竟因何離世。
是天命還是人禍。
不是沒有打聽過。
在被莊相賞識的時候,他也曾在私下打聽過莊家的情況,那個時候,他以一個外人的身份,打聽的是關于莊相夫人的事。可故人離世十余年,能打聽到的東西實在是少之又少,只知那位丹陽郡主曾有長安第一美人的稱號,又有一個好身世,祖父和父親都是名聲赫赫的云南王,而她從小被先帝養在長安,與那些皇子公主一樣尊貴,還要比他們更加快活自由。
就連嫁人也要比旁人好。
先帝賜婚,嫁得又是當年的新科狀元,婚后夫妻恩愛和睦,可謂是一生順風順水,以至于連老天都看不過去,這才讓她紅顏薄命。
……
霍青行在聽別人既艷羨又遺憾地說起這些事的時候,想得卻是從小離家待在這座長安城,父母親長皆不在自己身邊,哪里算得上是真正的快活?
旁人艷羨的命運身份,于她而或許更像是囚禁她的一座牢籠。
可那會他也只是在心中感慨一番,并沒有別的念頭。
此時他傍桌而坐,目光落在蕭常的身上,見他短暫地怔忡下神色慢慢變得沉默起來,他卻收回目光閑看落在一旁的燈火上,看著它被風吹得忽暗忽明,他抬手取下燈罩,拿起一旁的銀剪,剪掉最上頭那一截燈芯。
“啪”地一聲輕響。
燭火輕輕跳動一下,昏暗的室內變得亮堂起來。
霍青行坐在這,甚至能看到窗外也依稀變得清晰的庭院,杏花茂盛,桃花點點,依舊是最好的春日。
而屋中,蕭常壓抑的嗓音也終于響起,“衛聽音打聽到您是李紹的血脈,便找上門,那個時候郡主已經有九個多月的身子,被她一推,雖然有幸保住了您的命,自己卻沒能熬過來。”
他是真的怨恨李紹,全不管他是不是天子,大膽地直呼他的名字。
霍青行卻聽得微微蹙眉,偏頭看他,“衛聽音?”
蕭常知他不曉得長安人事,忙替他解惑,“便是李紹的那位原配夫人,從前那個衛國公家的大小姐。”對于這位蠢婦,他同樣厭惡至極,此時說起話來也是咬著牙,陰惻惻道:“她仗著自己是先帝賜婚,又覺得郡主那會沒了老王爺和王爺,好欺負了,便特地在相爺他們離京時鬧到府上。”
霍青行輕輕抿唇,長眉也微微皺了起來,“所以死是意外?”
蕭常雖不愿卻也只能承認,點了點頭,當年相爺王爺李紹三方查了一個月,都沒找出什么不對的地方……只是見對面青年長眉依舊不曾放松,不由問道:“主子是覺得哪里不對嗎?”
霍青行沒說話。
官府查案也要詢人證物證,更何況這事過去十七年,豈是他空口白話就能斷的?他沉吟一會,只問,“衛氏是怎么知道這事的?”
當年莊相和宮里那位不僅身份貴重還是同盟,不論私下斗爭如何,這樣的事……不管是為了他們自己,還是為了他的生母,都不可能傳出去。
“這事當年都有誰知曉?”他問蕭常。
蕭常一怔后訥訥答道:“應該只有相爺和李紹,還有郡主的貼身侍女從姜以及阮老夫人知曉此事。”
“忠義王呢?”
“王爺是后來才知道此事的。”
這幾個人里,其余幾位都不可能,唯一一個不認識的,霍青行長指輕敲桌面,問他,“那位從姜如今在何處?”
蕭常知他是懷疑,忙道:“從姜姑姑從小陪在郡主身邊,絕不可能背叛郡主。”又說,“當年她怕郡主一個人孤單,等郡主下葬,她也跟著一起去了。”
“是位忠仆。”霍青行默了默,又過了一會才說,“既然這些人都不可能,那么當年衛氏究竟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可有人詢問過衛氏?”
“有,當年衛氏說自己收到一封信,氣急之下就找過來了。”
“信?”
霍青行蹙眉,“可查出是誰送的?”
蕭常搖頭,“后來相爺和王爺都去找過,根本就沒有衛氏所說的那封信。”說著又緊緊捏住拳頭,恨道:“保不準就是她故意捏造的!”
“便是捏造,她也得有個知曉的源頭。”霍青行淡淡一句后便沒再說話,繼續看著那點微弱的燭火,他的眉眼陷于陰影中,顯得五官輪廓越發深邃。
此時夜已深,隔壁的歡鬧都開始消停了,只有鳥兒在外嘰嘰叫著。
蕭常看著對面沉默不語的青年,心臟突然砰砰跳動起來,起初是很有韻律的一下一下,到后來越來越快,他的手不由自主地緊握,看著霍青行的目光也變得越來越狂熱,他忽然有個念頭,多年之前的秘密或許即將大白于天下,他的小主子一定能調查清楚,讓郡主的亡靈得到安寧。
這讓他幾乎熱血澎湃,坐立不住。
“主子,衛氏如今就在冷宮。”他突然起身,向霍青行抱拳,“您若想要知道什么,屬下這就去宮里把她帶出來!”
霍青行搖了搖頭,“不用。”
“為何不用?您不是想調查郡主的事嗎?”蕭常皺眉,當他是擔心自己,又笑道:“宮里戒備是森嚴了一些,但也不是連闖一闖的機會都沒有,我若事先安排好,知曉清楚禁軍換班的時間,完全可以一試。”
“李紹待我生母如何?”霍青行突然問他。
突然聽到這么一句,蕭常的臉立刻就變了,他緊咬著唇,低著頭,不肯回答。
霍青行便自顧自說道:“我不知道他們上一輩的恩怨,但想來那人待我生母終究是有幾分真情的,衛氏如今成了庶人,待在冷宮受盡折磨,可即使如此也沒能讓她吐出什么,你便是把她帶出來又能有什么用?”
“何況這事風險太大,我不放心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