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國立刻起身,跟著陳秘書穿過幾節車廂,來到了那節用作臨時會議室和休息的車廂。
老人坐在靠窗的軟席沙發上,手里拿著一份文件,窗外流瀉進來的秋日陽光,給他周身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
看到趙振國進來,老人放下文件,臉上露出親切的笑意,指了指對面的座位:“小趙來了,坐。”
趙振國恭敬地坐下,身體不自覺挺得筆直。
老人的目光在他臉上停留片刻,審視著這塊歷經此行“淬火”的年輕材料,語氣平和地開口:
“這一趟,跟著我們這些老家伙東奔西跑,看了不少,聽了不少,也說了不少。辛苦你了。”
“不辛苦,首長!”趙振國連忙回答,語氣誠懇,“能有機會跟著您和各位領導學習、見識,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我學到了太多東西!”
老人微微頷首,深邃的目光中帶著贊許:
“你這一路上,說的那些話雖然糙,但道理不糙,都說到了點子上。很好嘛!我們搞建設,就需要這種從實際出發、敢于講真話、敢于動腦筋的勁頭!”
得到如此直接的肯定,趙振國感到胸腔里熱流涌動,他激動地說:
“謝謝您的鼓勵!我......我就是根據自己看到、聽到的實際情況,胡亂想的,說得不對的地方......”
“沒有什么不對。”老人輕輕擺手,打斷了他的自謙,“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船大掉頭難,但再難,這個頭也必須要調!這就需要集思廣益,需要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特別是像你這樣,年輕,有朝氣,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束縛,又肯扎根實際去思考的年輕人的聲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