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小子說了,此事處理不好,對振國影響很不好,他這個做干爹的,能不在關鍵時候幫干兒子一把么?
警衛員被他這煞有介事的架勢和連珠炮似的反問給鎮住了,看看吳老頭嚴肅的臉,又看看“助手”手里拎著的“裝備”,再想想“不讓見客”的命令本身就是這位資深保健醫生吳大夫親自下達的。
他心里雖然還有一絲揮之不去的疑慮,但面對吳大夫不容置疑的堅持和“耽誤病情”的潛在責任,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側身讓開了通路,略帶歉意地說:“......那,吳大夫,您請進,是我工作不夠細致。”
吳老頭從鼻子里“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他板著臉,背著手,帶著低眉順眼的“助手”李明,在王新軍和應教授混合著期盼、緊張與感激的目光注視下,堂而皇之地走進了那道象征著希望與未知的門檻。
門外,看著兩人的身影消失在院內的影壁之后,王新軍一直緊繃的神經稍稍松弛了一瞬,但隨即又捏緊了拳頭。
人雖然是進去了,可剛才吳叔把他們拉到一邊低聲交代時說得清楚:
“我先進去常規檢查,探探聶老的口風和身體狀況。他最近心臟確實不太好,昨晚剛用了藥。
“那份內參......太驚心動魄,我得看情況,視聶老的身體承受能力,再決定說多少,或者什么時候說。你們要有心理準備,萬一......哎......”
吳叔的謹慎是有道理的。
聶老年事已高,為國為民操勞一生,身上帶著戰爭年代留下的舊傷,心臟和血壓一直是不穩定因素。
那份內參里揭露的陰謀、涉及的層級、以及可能引發的政治地震,對一位抱恙的老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沖擊。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