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離開來家之前,來師傅神神秘秘地說要帶趙振國去個地方。
結果來師傅把趙振國帶到了來家的酒窖。
來師傅說要送跟趙振國兩壇酒,可那兩壇酒每壇都有足有半人那么高,一個人胳膊都抱不住那么粗。
上面還寫著日期,68年3月...
來師傅拍了拍趙振國的背,“振國,這兩壇酒送給你,你可別嫌棄。”
趙振國眼睛都直了,“來…來師傅,這…這也太多了、太貴重了!”
來師傅大手一揮,“沒得事,這是我自己釀的,自家東西,不要緊。你拿回去泡豹骨,可別把豹骨給糟蹋了。就是還沒到開封的時間,也沒法分裝...”
白酒跟葡萄酒不同,沒有不到時間不讓開封的說法,但開封后的儲存條件變化會影響酒質。
趙振國看著這兩壇酒,心里頭又喜又愁。
喜的是來師傅這么夠意思,送他這么好的酒;
愁的是這酒是好酒,可咋運回去呢?這兩壇酒加起來少說也有兩噸重。
總不能因為不好運走,就不要了吧?
火車貨運么?可瀘州不通火車,需要先折騰到成都,再出川。
成渝鐵路穿越四川盆地與秦嶺,橋隧占比達17%,這年代內燃機車牽引力不足,導致火車的時速僅30-40公里,真應了那句老話,“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吶!
就這路況,貨損率也高得嚇人,基本上能達到15%。這要是把酒運出去,不知道還是囫圇的不?
而且,這個時期的鐵老大,根本不接私人貨運業務!
想走貨運就要各種各樣的條子...
為這個事情再麻煩遠在京城的王新軍么?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手表,想看看現在幾點了,嘿,有了,他怎么把他給忘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