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只屬于一個人的表演
墻內開hua墻外香,王卓和付欣然已經在臺灣成為了一時火爆的話題人物,兩人卻對此一概不知。
若是比較媒體的低俗程度,臺灣在整個地球上都是數得著的,很多報刊雜志和娛樂節目最近熱議“粗如兒臂250”,討論尺度之令人咋舌,由此還引申出來無數個搞笑的小段子,極盡搞笑之能事,令人忍俊不禁、為之噴飯。
不知不覺的,剛剛做了一回救世主的王卓就這樣被同胞們娛樂了一回。
而隨著各種資訊的傳播,熱點人物“大陸妹寶兒”也吸引了大陸很多網民的獵奇之心,針對她的人rou搜索,正在全民娛樂的精神之下悄悄展開。
寧瑤火了。
此火非彼火,不是生氣的意思,而是大紅大紫,風光無限
那部苦bi電視劇上演之后,果然如事先預料的那樣,賺到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淚,也就賺回了電視臺的收視率、廣告的熱銷、各地電視臺對次輪播出權的高額競價。
中國已經很多年沒有一部這樣感動觀眾、這樣催人淚下、這樣發人深省的電視劇了,上一部也許還要追溯到一九九零年的電視劇渴望,那曾是中國電視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創下過一個收視巔峰的神話,囊獲了當年度的數項電視劇大獎,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
渴望是一部無出其右的作品,因為其帶有濃厚的時代效應,而在當代這個電視劇影響越來越小的時期,能引發轟動效應的作品更加變成鳳ao麟角,一部奮斗都能紅極一時,“苦bi”一出,頓時就讓人有種誰與爭鋒的絕霸氣勢
縱觀人類歷史上的各種文藝作品,悲劇是永恒的暢銷主題,主角被虐的越慘,觀眾們就越會一邊抹著眼淚一邊伴隨著主角的命運而糾結,yu罷不能。王正道恰恰是捕捉到了這個成功的元素,結合他本人前半生的“苦bi”歲月,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是深情流lu,極大的ji發了觀眾的共鳴。
最近這些年,比較流行王卓這樣的故事,主角王霸之氣一放,對手立刻俯首稱臣,女人們哭天搶地的沖上來投懷送抱,只一個爽字便可高度概括。而“苦bi”卻反其道而行之,主角就像當年的劉慧芳、小燕子紫薇、唐僧一樣,被壞人們虐待的死去活來,被好人們虐待的死去活來,被自己虐待的死去活來。誒觀眾還就愛看這種的,收視率奇高
其實“苦bi”并沒有那么不堪,它雖然又虐主又苦bi,但卻非常貼近社會現實,真實的反映出了當代社會底層人民的酸甜苦辣,連王卓這種熱血小青年,在觀看時都能產生很強的共鳴。試想一下,老一輩的本就喜歡看這種調調的作品,年輕一代又連王卓這種極具代表意義者都能看得有滋有味,那么這部劇還有什么道理不紅、不成功呢
于是這部主題是奮斗,名字也叫奮斗的電視劇大紅大紫了,導演寧瑤在摘得影后桂冠之后沉寂了兩年,突然再次紅透了半邊天,而編劇王正道更是一躍成為了圈內身價最高的編劇之一,帶著他那個由撲街寫手組成的創作團隊,成為了新晉紅人。
現在的寧瑤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chun風得意馬蹄疾。
兩年前,一部將離婚進行到底讓她摘掉了hua瓶演員的帽子,今次回歸到導演的本職之中,又以一部處女作奮斗一炮而紅、紅得發紫。
而又有誰會記得,就在一年之前,她還在拿著一部缺乏亮點的劇本,四處化緣請托,yu求一筆拍攝投資而不得呢這一切的契機都來自于王卓,是王卓將王正道和這部苦bi劇本介紹給她,是王卓提供了足夠的投資并且信任她自由發揮,并且在hua銷超出預算的時候二話不問直接送上支票,不遺余力的支持著她。
越是風光,寧瑤就越發自肺腑的感謝王卓,別的男人都是覬覦她的美se和名氣,為一親芳澤而敷衍相處,而王卓卻是欣賞她的才華,真心傾力幫助,兩相比較立見高下。
雖然今年的各項影視劇大獎評選還很遙遠,但“苦bi一出誰與爭鋒”,奮斗獲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已是囊中之物,誰要是敢暗箱cao作讓這兩個獎項hua落別家,觀眾們會用口水噴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