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絕地大反擊
這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卻仿佛有一股壓得人們透不過氣的yin云,籠罩在世界多個國家的上空。
由瘋蚊病被發現的那一天算起,距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全世界已經有多個國家發現了這種病毒的感染者,一場全球性的疾病恐慌,迅速蔓延開來。
享有“第一位發現者”殊榮的,恰恰就是王卓。
當然了,他不會稀罕這個稱號的,現在就算給他一個諾貝爾醫學獎,對他來說都不如讓安琪立即恢復健康來得實在。
不過王卓雖然是首次發現者,安琪卻不是首例瘋蚊病的患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這種病毒是在一個名叫海地的國家最先出現的,而現在那里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瘋蚊病情最嚴重的疫區,每天有數千上萬的患者在高燒中死去。
而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和韓國等國家也陸續出現了死亡病例,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貧困國家中,甚至出現了和海地一樣的爆發現象,死亡人數尚無法統計。
此時已是冬季,在中國的寒冷的北方地區,蚊子幾乎已經銷聲匿跡,所以并沒有對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在南方溫暖chao濕的省份,則出現了恐慌現象,一切能夠阻擋及殺死蚊子的日常用品都早已脫銷,甚至有人在購買蚊香而不得的情況下,不得不借助網絡,從北方城市讓朋友代購,用快遞不遠千里送過來。
已經有國內患者死亡的消息陸續傳來,媒體和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疫情在大城市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如果傳播到了一些不發達的偏遠地區,極可能出現發現不及時的現象,造成重大的傳播隱患。
瘋蚊病的傳播途徑是人蚊人方式的交叉傳播,蚊子攜帶著帶有病毒的血液,叮咬后就有一定可能傳染給被叮咬者,而另一只普通蚊子再去咬這個受感染的人類,之后也就變成了攜帶病毒的致命蚊子。
控制蚊子,或者隔離病毒攜帶者,都是防范瘋蚊病傳播的有效途徑。
人類,已經見蚊se變了。
隨著實驗漸進尾聲,王卓的臉上流lu著亢奮的狂喜之se
因為和美女秘書付欣然的一句閑聊,他突然被帶到了另一個思考的角度,以毒攻毒的方法已經有人在實踐了,但以殘攻殘卻是一個思維的盲區,被所有人給遺忘了
在減fei醫學的領域中,有一種叫做脂肪抑制酶的東西,它是王卓深入研究過的對象之一,就像一個老朋友一樣,王卓對它相當的熟悉。
但是有一種叫做白血球活力抑制酶的東西,卻是絕大多數醫學者聞所未聞的東西。
和世人所俗知的白血球彈性蛋白抑制酶相比,這種酶會降低白血球的活性,令其處于一種“懶惰”的狀態,但卻不會對白血球造成傷害,一段時間后便會自動失效。
也許別的醫學家也想到了這種酶或許會對瘋蚊病的治療趕到一定的作用,但他們絕對是會無功而返的,因為只有每天用透視眼長時間的觀察瘋蚊病病毒的王卓才知道,病毒對感染體和健康體的判斷非常敏感,它們有一套簡便有效的識別方式
只有王卓有透視眼,所以這項研究只有他才能便捷高效的完成,如果交給其他醫學家來做,則需要進行一項系統而龐大的研究,還要在有明確目標的前提下向著成功的方向努力,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成功。
如果中途走了彎路,沒準要拖到什么時候呢。
但在王卓做起來,卻很簡單,他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稀釋進葡萄糖水之中的白血球活力抑制酶,被緩緩的注入了攜帶瘋蚊病毒的血液試管中,清澈透明的液體,在殷紅的血液中泛起一片細密的bo紋,緩緩hun合在了一起。
等了兩分鐘后,王卓用透視眼向試管內望去,當視線投入血液之中,以在一個個變大的細胞中徜徉前行的時候,仿佛進入了一場奇妙的生命之旅。
受活力抑制酶的影響,原本健康活躍的白血球變得懶洋洋的,游動時似乎有些無力,而感染了病毒的白血球卻亢奮ji進,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兩顆白血球短暫的貼近到了一起,亢奮的病毒白血球首先試探了一下對方,它立刻產生了一個錯覺,對方即不是“同類”,也不是可以感染的健康白血球,而是一個剛剛失去了宿主病毒,被拋棄的白血球。
所以它即沒有分裂出一個病毒,向對方進行感染,也沒有拋棄自身的宿主,轉移到對方身上。
雙方短暫的相安無事,病毒白血球在等待著下一個目標。
王卓一動不動的盯著試管,連大氣也不敢喘一口,生怕對架子上的試管造成任何的震動,而錯失接下來的觀察。
他似乎等了很久,但也許只是眨眨眼睛那么長的時間,另一個白血球終于“懶洋洋”的動了。
它“緩緩”的張開身體,將病毒白血球擁抱在了懷里,包圍,緊裹,吞噬
抑制酶降低了白血球的活性,卻并沒有剝奪它行使自身功能的權利病毒體錯誤的將活性受限的白血球當成了被病毒拋棄后即將死亡的白血球,而對之無視,卻因此受到了門g蔽,反而被對方吞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