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得拿住了,萬一掉到地上摔碎了,老頭兒可賠不起。”于對王卓的姿態非常高興,笑呵呵的和他開了句玩笑,手里握著那枚平安扣,指著就近的一張餐桌,向王卓笑道:“過去一起坐坐吧。”
王卓連聲稱好,拉起思源的手,跟在老人的身后,走向那張餐桌。
于,是中國古文化學術界的泰斗級人物,是在國內外享有崇高地位的學術大家,收藏界曾有句流傳的俗語,北有季林,南有于,季林的收藏多為古玩字畫,下限是是齊白石級別,連張大千和姚茫父都不入法眼,于的收藏則是以翡翠為主,據說價值百萬的民國翡翠盞,在他的家里不過是喂貓的食碗而已。
如果誰的藏品能得于大師夸獎一個好字,那么就相當于獲得了一份最高級別的殊榮和認證了
這枚平安扣居然受到于的青睞,令王卓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他甚至有些齷齪的在想,要是于老頭真的失手摔碎了那顆平安扣才好呢,想必以老頭的行事風格,肯定會賠給自己一件更貴重的寶貝,那樣自己可就賺大了
王卓的這個想法雖然有些陰險,但只能歸類于一種草根階層打土豪均貧富的念頭,因為這位于大師的資產是讓圈內所有人眼紅的,想想當年季林向北大捐贈古字畫的時候數量是以百計的,其中最低檔次的都是齊白石之作,而于能和季林并稱,卻這么多年一直像鐵公雞一樣的一毛不拔,可想而知他積累了多少藏品,身價幾何
“你就是王卓吧。”
坐下之后,于把手中的拐杖交到一個和王卓年齡相仿的青年手里,向王卓微笑說道:“來來來,坐下說話。”
王卓在他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思源見周圍散布著不少人在圍觀,便學著于身邊的那個青年一樣,也站在了王卓的身后。
“真沒想到,于老今天也來了。”王卓笑道:“初夏的那次協會聚會上,我曾和于老有一面之緣,不過沒能說上話。”
于笑而不語,枯瘦的老手輕輕捻弄著那枚平安扣,也不用眼睛去看,沉默了片刻后,才開口贊道:“好玉啊,這種水平的雕工,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了。”
王卓的腦海中仿佛聽到了“叮咚,加十分”的提示音,能得到于夸獎一聲好玉,這顆平安扣的價值翻上個三成簡直太輕松了
周圍的人紛紛流露出羨妒的神情,于是個非常吝嗇夸獎的人,據說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沒有說過一個好字了,半年前的那次協會聚會上,景副會長拿出了兩件壓箱底的珍藏,想盡辦法想從他口中得到一聲夸獎,想不到老爺子看了半天,剛吐出一個好字,景天匯還沒來得及驚喜,這老爺子卻又補充了兩個字:好茶
敢情他是夸景天匯為他精心準備的茶水沏的好
一直到臨走前,他才很隨意的對其中一件麻姑獻壽點評了一句,還不錯。那一次徹底傷害了景天匯的自尊,結果就是協會半年內沒有舉辦過大型聚會,直到這次才為盛世王朝準備了一場鴻門宴。
老爺子表揚完了平安扣的雕工,這才慢吞吞的向身后一伸手,那位幫他拿拐棍的青年立刻將一支合成樹脂的放大鏡遞到了他的手里。
這倒是不于擺譜,像他這種耄耋老人,能夠耳不聾眼不花已經相當不錯了,身邊有個晚輩貼身伺候也是很正常的,時間久了自然就會養成一些習慣。
王卓覺得,這和一些干部視察工作時旁邊有工作人員打傘是差不多的,被下面的人伺候久了,如果不嚴于利己的話,肯定會被慣出一些毛病來的。
拿上放大鏡之后,于這才將平安扣攤開在掌心,用放大鏡仔細認真的看了起來,周圍的人一不發的注視著他,等待著他的下一步說法。
不過了解于的人都知道,這老頭兒最常做的事就是在看完之后一不發,然后就跑題打岔,似乎是把這塊翡翠忘掉了。
不評論,其實就是“不行”的意思,如果太差,他就會在看完之后搖搖頭,表示對別人拿這種破爛貨讓自己掌眼而感到不滿,被他搖過頭的翡翠珍品基本就可以退到二線去了,再也無法進入到珍品的行列里,由此可見老爺子的眼光之毒辣,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地位之高崇。
他在這邊觀看王卓的雙龍平安扣,主席臺上的那只墨翠金蟾就被晾在了一邊,主持人也是認識這位老爺子的,他不敢造次打擾,唯有關掉麥克風,向一臉苦瓜表情的棲鳳桿老板苦笑著聳了聳肩。
品鑒良久之后,于終于把放大鏡放在桌上,手托著那枚眾人矚目的平安扣,轉臉向王卓微笑著詢問道:“這枚扣子我很中意,轉給我怎么樣”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