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你,生活之所以值得期待,正是因為我們不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碰撞出熱烈的火花,而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只是簡單的行走,吃飯,睡覺,活著。”
“我活的很開心。”那云游詩人臨走之前,往蘇林身邊丟了兩個饅頭,道:“因為別人愛聽我的故事,所以我覺得我是滿足的,因為我可以將別人精彩的故事傳給大家,所以我覺得我有成就感。”
云游詩人走了,很久很久之后,蘇林都坐在原地呆。
當夜幕降臨,兩行渾濁的淚水已經爬上了他的臉頰。
那云游詩人,用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針針見血的道出了蘇林的傷痛,那便是孤獨。
他以為自己早就習慣了孤獨,有什么苦楚,有什么難的壓力,都是自己默默的扛起來,在面對外人的時候,他只需要露出自己燦爛的笑容。
告訴大家,我還好!
可那時,雖然他常常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戰斗,常常在不見天日的古墓中探索,身雖孤獨,心卻并不寂寞,因為他心里念著別人。
身處荒郊,心有牽掛,即便荒無人煙也能感到溫暖。
身處鬧市,心無所念,即便眾生蕓蕓也只能體會孑然一身。
這一下子,蘇林趴在地上,將臉埋在臂彎里,哭了起來。
原來自己從來都不孤獨,還有那么多親人想著自己,還有那么多朋友奮不顧身的跟著自己。
是自己太獨了,用心將他們拒之門外,是害怕見到他們死亡,害怕失去他們,才不愿意讓他們卷進自己的世界里。
天亮了,瘋子蘇林不見了,他在河邊清洗了身體,剪短了一頭的長,換上了一身樸素干凈的衣裳。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活下去的意義,找到了自己應該有的定位。
站在十字街頭,蘇林心中長嘆,我在用武力拯救大家,給他們創造能夠存活的生存環境。
而大家也都在拯救他,因為他們的存在,蘇林才有動力繼續走下去,才會覺得自己是個完整的人。
人活一世,皆因生來身前左右都是人,便覺得理所應當,從不知道珍惜這些人,才會對這些人進行算計,進行誹謗欺騙,甚至欺辱,凌虐。
若有一天你知道,下一刻,所有的人都會死去,整個世界只剩下了你自己,你才會真正體驗到什么叫做絕望,才會想到善待每一個人。
漸漸的,在蘇林的眼里,每一個人都變得可愛了起來。
而在每個人的眼里,蘇林這個瘋子又變成了另一種瘋,他每每見到陌生人,都說說一句:“謝謝你陪我一起活著。”
蘇林的心開始復蘇,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只是那曾經瘋過的經歷,給了蘇林一個很特殊的感受,那就是,我!
“我”,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稱呼,是因為這個人能夠感知到自己的一切,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和意識,所以才知道那是我。
但若我死了呢?世界上是不是就再也沒有我了?
“我”是怎么出現的,是隨機出現在某一個時期的嗎,我只能活著短短的幾十年,幾百年,也許是幾千年,但我死后,這世界上是不是就再也沒有我了?
只有別人的“我”,他們自己也將他們自己當成是“我”。
“為什么我會有這具身體。”蘇林看著自己的身子,又看向了別人,喃喃道,為什么“我”這個意識,不是在別人身上的,唯獨是在一個叫蘇林的人類身上的呢。
蘇林的眼神中充滿了茫然,但那茫然中卻前所未有的精彩起來。
他隱隱的意識到,自己好像找到自己的“道”了。
接下來,蘇林離開了這座生活了幾年的小城,像那個云游詩人一樣,開始四處游離。
他不斷的找尋各個地方的智慧人士,去詢問同樣一個問題,“我”究竟是怎么來的。
有人說,當一個人被生下來,被賦予意識的時候,有造物主將“我”投入了這個身體當中,所以我才能意識到“我”。
也有人說“我”就是“我”,在“我”眼里,你只是別人。
蘇林感到很新奇,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是我,別人的世界里別人才是我。
很少有人吃飽了撐的,去反復的念叨著這件事,但蘇林隱隱感到了這個“我”,非比尋常。
一日清晨,蘇林站在樹旁端詳那樹,心道,它是植物,它有思想么?是不是必須要有思想,它才會產生“我”的意識呢。
這時,樹枝上站著一只小鳥,蘇林掏出谷粒灑在地上,讓那小鳥來吃。
幾顆谷粒吃完,小鳥可一點都不怕人,就那么期待的看著蘇林的眼睛,等待新的谷粒。
這一刻,蘇林與那小鳥對視,心道,它知道它是“我”嗎,為什么“我”不能是它呢?如果我和它調換一下角色,“我”還能繼續留在這個蘇林的體內嗎,或者說“我”會成為這只小鳥?
猛然間,蘇林心中的一根弦,動了!
他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一個高大偉岸的自己!而自己,這個“我”,只是一只站在地上的鳥兒。
蘇林只覺得頭腦轟的一聲炸響,緊接著他展翅翱翔,飛上了高高的天空。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