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陽的試丹行動還在繼續著,他時不時的會回頭看一眼蘇林。
“這小子的功法著實詭異,居然能夠無視一切攻擊,但我不相信這種功法能夠持續永恒。”
宋青陽眼神陰冷,惡狠狠的想著。
蘇林的意識世界中。
第三尊金身佛像已經轉身,蘇林正站在那佛像背后駐足觀望。
“《三生無相》,接引卷:回凡塵。”
蘇林怔怔的看著下面那一大段文字,心中是波瀾壯闊。
前世卷,今生卷,接引卷。
第一部書卷是關于前世,第二部書卷是關于今生,而第三部則是接引。
蘇林繼續往下看那注解……
所謂接引,是佛家的一個常用語,大體是指,佛引渡引導眾生,去往凈土。
又可以解釋為,眾生接受佛的引導,往生極樂。
這種說法,其實和仙道所謂的飛升有著相似的意思。
只是這接引卷的具體名稱,卻讓蘇林有點搞不明白了。
如果眾生脫離苦海輪回,去往極樂世界的話,那回凡塵又是什么意思呢?
蘇林繼續往下看,而后面的文字,則給了他完美的解答。
佛門有句話叫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是指高僧為了度苦難中的眾生,而自投苦海。
那么同樣的,有高僧往生極樂時,卻不忍黎明百姓繼續受苦,而放棄接引的機會,繼續流落凡間。
這是謂大德性,大慈悲。
如果今生卷是為了幫助修煉者度過苦海,那么接引卷,則是讓修煉者幫助別人度過苦海。
蘇林為那些佛門慈悲高僧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他并未直接去看下面的口訣,而是回過頭來,在蒲團上又磕了三個頭,表達自己的敬意。
待他重回佛像背后去看下面的口訣時,現那口訣中有一個很嚴重的警告。
修煉接引卷,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苦海中的眾生是**凡胎,而往生之后的人算作“圣體”。
那么接引路上重回凡塵的人,則介于**凡胎與圣體之間,算是一種“賢者之軀”,或是“半圣之軀”。
蘇林對佛門的道理懂的不多,以他的領悟能力,只能揣摩出這樣一個并不準確的意思出來。
關鍵是,修煉這種過眾生之軀的接引卷,需要修煉者擁有一顆大義之心,一顆慈悲之心。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往生,若是修煉者本身心中懷揣著“惡”,那么接引就不是他的歸途,而是他的劫難。
意思很簡單,心地善良的人能夠去往凈土,若是惡人想去,結果可就沒有那么美妙了。
“主人,三思啊。”青老在蘇林心中告誡:“這接引卷很極端,如果你修煉中出現了差池,恐怕是要肉身破滅的。”
蘇林微微遲疑了一下,他茫然了。
初入武道,蘇林的目的是興旺蘇家,而武道路上,他則心懷生母之恩。
可以說,拯救母親是他畢生的志愿,但在這條漫長無邊的路上,蘇林見識過了太多的世態炎涼,人心險惡。
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的心態漸漸的有了一些變化,拯救生母依然是平生之己任。
但在這條武道的路上,他做的更多的,則是匡扶正義,懲惡揚善。
他看不慣這個殘酷的世界,他不愿意做那個眾生皆醉唯我獨醒的人,他想要找到一點點光亮,哪怕燃燒自己!
“青老,佛門有句話,不是叫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么?”蘇林的眼睛清明了。
“是。”青老肯定的回答道。
蘇林笑道:“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拯救自己的母親,可我卻總會忘記一件事,那就是為什么世界上會出現我這樣不幸的人?”
“若是人人友善,這世上就不會有我這個名為蘇林的人出現。”
“救母只能救我一人之母,卻救不了他人之母。”
“主人,你……”青老的聲音顫抖了。
蘇林微笑著點了點頭:“我看過了很多,也看透了很多,我想做很多事,但奈何我身單力薄……”
“所以,這接引卷我要煉,如果我自己不夠強,那又懲的什么惡,揚的什么善?我沒那個本事。”
“主人你可要想好了,也許接引卷就是一條不歸路。”青老乃是社稷學府走出來的器靈,蘇林懂正義為何物,他青老一樣懂得。
所以,青老知道他無法勸阻蘇林,也不該勸阻。
“我不是佛門弟子,但我對高僧們的德行很是敬佩,我不入佛門,不代表我不懂什么叫慈悲。”
蘇林深深的吸了口氣,將下面那一大段接引卷的口訣記了下來。
而后,蘇林雙腿盤膝坐地,以無比虔誠的姿態去迎接接引卷的洗禮,他虔誠的對象不是自己,不是佛,是一顆向善的心。
接引卷是一部對**洗禮的功法,正像那三尊金身佛像一般,修煉此卷,也許可落地成圣!
這個說法可能有點夸大,但它的確能夠讓蘇林煥然一新。
你沒有本事,怎么除惡?靠感化?靠善心?
不是所有惡人都可以感化的,也不是所有的黑心都能變紅的……
漸漸的,蘇林的身體浮了起來,他沒有使用任何的功法,就是單純的飄起來了。
他身上散著一層朦朧的淡淡白光,那白光從頭頂生出,照耀全身。
見此形狀,青老驚喜萬分,他不敢說話去打斷蘇林。
可很快異變出現,蘇林的身體開始分解了!那一塊塊血肉從他身上浮了出來,骨骼也都寸寸崩斷。
這個現象,可能代表著蘇林的修煉失敗了,他沒有佛門高僧那樣純粹的慈悲之心,他蘇林只是一個滿腔熱血的沖動少年而已。
蘇林繼續修煉,他眼角飄出了兩滴清淚:“我蘇林一生殺人無數,也算是罪孽深重。”
“可我從未為了一己私利去輕易殺人,也從未因心中惱怒,而妄殺一個無辜者。”
“我可能不懂什么叫做真正的慈悲之心,但我知道什么叫做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