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地上的枯骨應該就可以被理解成為,倭人在埋藏好寶藏以后自殺殉國的表現,畢竟那個國家的人還是比較一根筋的,想當初倭人在投降以后有多少人自殺,那數字是不敢想象的。
可幾人在四周轉了好幾圈也沒有找到埋葬寶藏的地方,轉了幾圈,幾人都感覺有些或多或少的失望,畢竟來到這里了,卻根本沒有現自己等人一直苦苦尋找的寶藏。
最后還是龍疾有些疑惑的在這雕像面前轉了幾圈,先提出了疑問:“如果這里沒有寶藏,那么那群倭國矮子為何會跑到這么個地方修建一坐雕像呢?吃飽了撐的嗎?”有了疑問,自然龍疾也就會根據這個問題尋找這里的機關,他根本就不相信,這里地上如此之多的枯骨只是為了自殺用的,如果要自殺,在什么地方還不是一樣死,非要跑到這地方。
于是龍疾就圍著雕像轉了好幾圈,最后最在雕像手里的刀柄處找到了疑問,這雕像整個高大約五米,而它手里的長刀也有兩米高的樣子,龍疾在爬上雕像以后才現,這雕像手里的長刀柄處似乎有個按鈕一樣的東西,終于,他忍不住按了下去……
就在龍疾按下按鈕之后,整具雕像便開始朝邊上移動,把龍疾嚇的一個空翻空雕像上跳了下來,緊跟著那雕像就被移到了另一邊,隨后,雕像的后面又出現一個空洞,雖然沒有前面的空地大,但也不小了,只是,這些都不是眾人所期待的,被眾人期待的則是洞內的東西。
只見在這大約縱寬十米左右的洞穴之內整齊的擺滿了磚頭大小的金磚,整整一洞穴,近乎和外面的雕像那么高了。
四人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興,更沒有歡呼慶祝,都是默默的走到這些黃金面前,撫摸著,感嘆著,震驚著,這些都是華國曾經的財富啊,現在看來,被掠奪的數量出奇的驚人呢。
以龍行幾人的分析,這里的黃金起碼有上百噸左右,感嘆著這一切,幾人的眼睛都濕潤了,掠奪這么多財富,那得殺多少人,搶多少地方才能積累這么多的黃金。
只是蘇瑞卻感覺似乎少了些什么,轉了幾圈在找些什么東西,最后,憑著她敏銳的知覺,終于在一個小坑里扒出一個錦盒,打開之后她就驚呆了,果真如果她預料的一般,這枚傳國玉璽還真的在這批寶藏之中,看來,真正的寶藏并不是指這些黃金,而是自己手中的這塊玉璽。
蘇瑞的舉動很快驚動另外三人,于是三人很自然的圍了過來,當三人看見蘇瑞手中的盒子和盒子之內玉璽時,三人驚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只見蘇瑞手中盒子里的那塊玉璽上寫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也就是到這一刻,龍行三人終于意識到,原來寶藏的真正含義就是指這塊玉璽,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為秦以后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于神州赤縣凡二千余年。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