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幾日后,林禹收到了趙懲的求助信,要求她說服林云鹿出兵相助。
我父皇生命垂危,兄弟爭儲已是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我們手里的兵力相當,就算打起來,我也沒什么勝算,敢求王爺出手相助。不勝感激,事成之后,再送十座城池。
林禹笑道:人在家中坐,福從天上來,我最近走了狗屎運,不斷的有人送好處,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我也江山易主,換個位置坐一坐。
朝陽道:只怕這事不大容易辦,陛下未必肯出兵。
這事,再議,我先探一探陛下的口風。
次日上朝,林禹就將趙國的事上奏,陛下,趙皇命不久矣,到時候趙國必亂,我們何不趁機出兵,攻打趙國。
林云鹿一聲冷哼,我盛國弱小,保全自己尚不能夠,哪里有余力去管別人家的閑事。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陛下可不就此機會,擇一良人相助,不管哪位皇子登基,都不會忘記陛下的相助之功。
有大臣說出自己的疑慮,要是陛下幫了他,他事成之后又反悔怎么辦這種事也不是沒有。
林禹道:這樣的事當然有,不過我們總不能因為害怕風險,錯失良機,到時候,新的趙皇登基,首要之事,必是對盛國用兵,難道這也是大家所希望的嗎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回答。
林云鹿道:幫了他們,也有可能上演東郭先生跟狼的故事,不如待他們殺的七零八落,我們再收拾舊山河。
有人抨擊林禹,王爺是不是收了哪個趙國皇子的好處,竟然替他出兵,此等情誼,真是感天動地。
林禹陰沉著臉道:本王一片丹心報天子,不像某些人就好給別人潑臟水,自己歪眼斜嘴,便也覺得別人丑陋無比。
眼見大臣又要發生爭議,林云鹿道:既然沒有結果,那先退朝,大家想明白了利弊再說。
林云鹿幾乎是逃著走的,可惜肚子大了,不敢跑得太快,但也是雄赳赳,氣昂昂,趁著大家要吵起來之前,趕緊跑。
離開大殿,她才舒出一口氣。每次吵架都讓人心驚肉跳,但是問起結果來,還是什么都沒有,真是的,真煩,可惜喬老板不在面前,不然她就會安慰孤了,走,回屋吃辣條去。
吃了幾根辣條,林云鹿的心情好了,思路也清晰了。
楊嬤嬤,您對趙國一事,有何看法請直不諱。
奴婢能有什么看法,不過這個道理,都是很平常的,他們打仗才好呢!打了,就不斷的消耗實力,到時候陛下一口吞掉趙國大半,從此,國土面積就增加了,干嘛要去幫他們,不幫。
楊嬤嬤還用兩口子打架舉例子,說是人家兩口子打架,這是內部矛盾,要是別人插手,萬一人家和好了,不是還嫌棄外人多事嗎
打,讓他們狠狠的打,打到求您了,您再發一發善心,說不定還能得個好名聲。萬一盛國插手,不管誰贏了,都討不到好,農夫與蛇的故事,我們不能不知道。
好,我們就坐山觀虎斗,什么也別理,如果他們不打,我們就想辦法讓他們盡情的打,殷國那邊有什么動靜沒
沒有。
殷國。
他們也收到了趙皇將要駕崩的消息,因此殷太子殷浩就上奏殷王。
眾大臣的意思也是‘坐山觀虎斗’,我們與趙國之間,還隔著個盛國,此去路途遙遠,需得與盛國合作,等滅了趙國,再滅盛國,到時候三國一統。
大家都很同意這個意見,只是在等,等趙國的皇子打的岌岌可危的時候,再與林云鹿商量不遲。
林云鹿收到密報,殷浩整天與歌舞伶人廝混,正在一起教習演出,要給殷王祝壽。
哦,在這個時候,殷國沒有動靜,到有點不同尋常,請王將軍前來,孤要與她商量軍事。
王將軍到后,林云鹿即刻派她守西境。
陛下是擔心殷國趁機過來嗎
有什么不可能的,西境那邊山壁陡峭,光滑如鏡,但不代表殷國沒有辦法過來,你前去,孤也可安心。
好,可否容許微臣帶一些人去。
這是自然,你要誰,盡管說。
王將軍想了想,將王一白等人,連柳相原都喊了過去。
你要她們,她們又沒有行軍打仗的經驗。
就是因為沒有經驗,才要帶出去歷練,否則真的打起來,這些小娃娃怎么撐得住。
林云鹿道:孤允了。還有什么要求嗎
讓皇夫押運糧草。
林云鹿有些不愿意,她待產,時刻都需要喬逸如在身邊陪伴,王將軍為何會提出如此要求。
不能是別人嗎
微臣聽說皇夫做事很沉穩可靠,所以……
林云鹿有些可惜,但還是同意了,好,此事,孤會同喬老板面議。
那再好不過,喬老板足智多謀,世所共知,而且思想武器特殊,很能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