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事留給楊帆的影響已經漸漸消失了,她每天按步就班的記錄時間,發掘附近她所能發掘的一切,不管是石頭還是土地,植物和動物。
規律的生活讓她平靜下來,雖然偶爾還是會‘沖動’,但這種事已經越來越少了。她給自己定下了許多的要求,一一遵守著生活。
她不再使用一年365天來判斷時間,這個時間太瑣碎。這里的時間跟以前她所知道的時間也完全不同。她決定在這里一個月為50天,一年為十個月,一天為四個時間段,分為夜晚,早晨,午后和黃昏。
重新在石壁上劃分了時間,從她到這里以來已經過去兩年了。但對這個世界來說,仍然連一個季節都沒過完。
這么長時間以來,她已經能很熟練的做衣服、鞋,剝土耗子的皮,她給自己做了骨刀,找到了烹調用具的代替品和能夠吃的食物。她本來還想試著建房子,因為她不可能永遠依靠尼克,如果他離開她,她至少要能夠自己在這里活下去。
建房子的事一直只是個設想,沒那么容易達成。首先是材料。
尼克從來不肯帶著她深入森林深處,他們一直只在森林的外圍活動。
楊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森林深處有尼克的天敵還是別的原因,離開他,她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
在森林的外圍只有一種樹,它高聳入云,合抱般粗,樹桿筆直。樹皮是黑色,很硬,楊帆試著用骨刀刻它的外皮,直到骨刀折斷也不能剜下哪怕指甲蓋大小的一塊樹皮。
很明顯她不能把這種樹給砍斷用來搭她的房子。而除了這種樹外,剩下的就是最多只到她的腰部高的矮樹,它們的樹枝最粗的像她的小指般粗,他們生火用的都是這種樹枝。
她管它們叫黑樹和矮樹,
她本來是想搭成像三角形的帳篷那樣的草屋,用樹枝搭成三角形的架子,上面鋪上線草就行。她覺得這是最簡單的一種辦法,而且她也能辦得到。但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她試著用石頭壘,但卻找不到合適的粘著劑能夠像水泥那樣把石頭粘起來,而且她要怎么把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石頭都變成大小基本相等,盡量是平面的磚呢?
蓋房子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在她出現的森林里,那里的泥土是黑色的,有粘性。靠近溪水的泥土里面有細小的石塊,顏色發紅。而他們居住的山坡上,在線草的下面的泥土是紅棕色的,搓起來有沙子的感覺。但尼克在山坡上抓土耗子的時候,地下深處的泥土還是黑色的,跟森林里一樣。
這代表什么呢?
楊帆想,會不會是這一片的泥土其實都是黑色的,但山坡這里的在長時間的水土變化中,從別的地方的土慢慢跑到這里來,蓋在原本的黑色土上,所以表面看起來是紅棕色,其實在它底下還是黑色的泥土多。
山坡這里的地勢比森林要高,如果把上面的紅棕色的土都挖開,下面的泥土會跟森林里的一樣,這是不是說山坡這里以前也是森林的一部分?
楊帆開始在山坡這里挖洞,其實她也不知道這樣做有什么用,但她想證明她的想法是不是對的。
她就著尼克抓土耗子的一個洞接著往下挖,每天都很有精神的挖個不停。尼克對她挖洞的事似乎有那么一點點的興趣,他有時會用尾巴幫她把土推到坑外去。
當這個洞挖得能把她整個人埋進去的時候,一成不變的日子終于起了一點變化了。
這天,尼克抓了只小動物給她。
那只動物有著貓一樣的臉,棕色的豐富的皮毛。它長得像飛鼠,四肢間有皮翼,翼上布滿細軟的絨毛,但它比飛鼠大得多。
尼克一把它給她,它就張開四肢緊緊巴在她的背上,好像把她當成了母親一樣。
楊帆一開始有點害怕,但這個小動物實在很討人喜歡,它一點也不兇惡,爪子也很好的收了起來。它伏在她的背上,輕輕的小聲叫著,它的叫聲就像幼貓。
她不知道他為什么把它給她,這像一個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