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漢祚高門 > 1154 指掌納乾坤

      1154 指掌納乾坤

      沈勁行上來,指著那扇面上文字不乏自豪道。

      “筆勁銳甚,轉折略顯干硬,但筋骨挺拔,倒也可列品中上。”

      沈哲子隨口點評道,他書道雖然不精,但并不意味著沒有鑒賞眼光。相反的正因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足,他如今已經是一個名氣不小的書法評論家。這大概是所有沒有此類才能的人最后出路,乏于生產,熱衷評價。

      說話間,兄弟兩人便行到中庭廳堂里。桓豁早已經于此等候多時,眼見大將軍行入,忙不迭起身見禮。

      “桓郎入座吧,毋須多禮。”

      沈哲子擺擺手示意桓豁歸席,自己便也就勢坐了下來,望著并坐一處的沈勁并桓豁,臉上也流露出一些嘉許之色:“潼關近來戰況不錯,后日集會,臺令還要對你們這些少勇著重表彰。”

      雖然近年來都以復建為主,周邊少有大事發生,但也并不意味著就全無甲戈之事。

      河北方面自然不必說,謝艾坐鎮于彼處,圍繞鄴地區域與石趙方面頻有互攻,只是雙方都有克制,多為局部沖突,少有大規模的陣仗發生。沈牧坐鎮泰山郡,經營黃河下游一系列的邊防,算是將黃河這一條防線徹底鞏固下來。

      至于西方的對戰,自然主要還是以潼關為主。

      去年一場瘟疫雖然令得石生敗走,但關中的混亂也并未因此而有平緩,反有越演越烈之勢,關中許多大族豪強俱都趁勢而起,原本便不甚安分的氐羌也變得異常活躍。而石趙的力量雖然走了一個石生,但還剩下一個郭敬,同樣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行臺創建以來,也并沒有大舉出兵關中的計劃,主要還是經營潼關防線為主。

      石生出走,使得弘農等地出現一個勢力真空,行臺也是有意將之打造成一個未來西進的緩沖地帶,雖然沒有建立郡縣等實際管制,但也并不容許區域中再出現一股新的武裝力量,所以常有出兵梳理。潼關方面將士積功,便多在此。

      沈勁與桓豁俱為西線戰將,尤其是桓豁,近年來表現可謂勇猛,凡有出戰,都有一種不要命的狠勁,小功積大,已經被提為西線軍隊幢主。

      桓豁的這種表現,沈哲子也是多有感觸,這大概近似于原本歷史上苦命死戰洛陽的沈勁。所以隨著桓豁積功漸多,沈哲子也略作關照,將原本他父親因為此前江東動蕩而被革除的爵位轉封桓豁,當然不可能是原本的二等開國爵,僅僅只是一個萬寧亭侯。

      講到戰事方面,又不得不提及行臺這幾年圍繞軍事進行的改革。眼下除了荊州之外,江北、江東等各地軍事上的改革基本已經完成。

      行臺直領軍隊共分四軍,除原本的勝武軍、奮武軍,又加揚武軍、弘武軍。這算是中央軍隊的一個雛形,四軍都是超出常規的大編制,各領五千軍眾。河洛之間又立六座軍府,源源不斷為這四軍輸送新血,作戰軍隊加上六軍府預備役,合共五萬軍眾。

      至于軍府這個構架,沈哲子也并沒有照抄北周那種府兵制,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常規作戰部隊的補充和預備。

      軍府掌管地方上的軍備、屯田與兵籍,組織鄉勇團練并選拔合格兵員,走的是募兵與兵戶相結合的路子,眼下仍然還是以兵戶為主,畢竟這樣的方式對兵源的數額和素質最有保證。

      軍府并不直接參與作戰,主要負責作戰任務的還是幾個邊防大軍區,比如枋頭、泰山、潼關等幾地邊防前線。所以這幾處的督護將帥職權也都非常大,除了本身常規作戰部隊之外,每有大規模戰事發生,也有提交申請臨時都督征集周邊軍府兵員物資的權力。

      這種軍事構架,也是集權放權之間的一個妥協,畢竟沈哲子身在河洛,戰略環境也不再是早年那種單線突進可以大權獨攬。各邊防若是全無自主,事事請示,那也就不必打了。

      雖然彼此只是寒暄,但桓豁在席中卻隱有幾分坐立不安的焦灼,似是猶豫不定,過了好一會兒他驀地從席中翻起跪拜道:“今夜冒昧來見,實有一私請乞告大將軍。”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